中医古籍
  • 观察舌苔知人得何病

    中医观察人的舌苔情况,便可以得知你到底病在哪里。

    1.光线:充足柔和的室内自然光线,伸舌时可面向光亮处,使光线直射舌面,避开有色的墙壁、窗帘等物体反光干扰。

    2.姿势:患者坐位,重病卧位亦可,自然伸舌,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自然下垂,充分暴露舌体,不可过度用力伸舌,伸舌时间不应过长,可令患者稍事休息,重复观察。

    3.顺序:舌尖-舌中-舌根-舌两边。看舌八法:一看舌苔,二看舌质,三看舌尖,四看舌心,五看润燥,六看舌边,七看舌根,八看变换。

    4.辨染苔:某些食物、药物可影响舌苔颜色,造成辨色假苔,应注意问诊鉴别。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使舌质较红;

    ——抗癌化疗可使舌苔少,或较干燥;

    ——广谱抗生素可使舌上出现黄褐色、灰黑色舌苔;

    ——复方甘草片可染成黑色舌苔;

    ——黄连、核黄素可染成黄苔;

    ——食花生米可使白苔增厚腻;

    ——食绿色蔬菜如黄瓜、茴香等可染绿苔;

    ——儿童食口香糖、冷食或饮料也易染成各色舌苔。

    另外光线变化也易使舌苔、舌质变化。如在室外阳光下,黄苔可变浅,舌质可由暗红变浅红,其色鲜如杨梅;室内日光灯可使舌质变浅红并略带玫瑰粉色等。

    5.刮舌与揩舌:为观察舌之润燥、苔之松腐坚敛、有很无根,常需刮舌与揩舌以利观察。如用消毒刮舌板以中度力量,由舌根向舌尖慢刮舌面,或用消毒纱布,蘸少量生理盐水轻重适中力度揩抹舌面,以观察舌苔是否易刮揩去,露出舌质的本色,及刮、揩后舌苔复生情况;也可了解舌苔燥裂程度。

    6.季节与时间;正常舌象可随四季变换而稍有变化。

    ——夏季暑湿盛而苔易厚,易淡黄;

    ——秋季燥胜而苔多薄多干;

    ——冬季严寒舌常湿润。

    一天昼夜交替,舌象也有不同:

    ——晨起舌苔略厚,色暗滞;

    ——活动进食可使舌象恢复红活薄润。

    ——张口呼吸,舌苔薄易燥;

    ——过度用力舌质骤红;

    ——过量烟酒,舌色也易变化失常。

    7.年龄与体质:常人因年龄增长,舌象也呈现规律变化。

    ——小儿稚阴稚阳之体,形气未充,生机勃勃,舌鲜活娇嫩;

    ——而患病则变化迅速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常见剥苔、红点、厚苔。常见舌生白衣白膜,或白屑如未。

    ——老年人常气血偏虚,肾亏脾弱,舌多裂纹,或少苔无苔。

    男女体质禀赋不同:

    ——男子气壮,血不易瘀,故若见瘀血舌黑多属危症;

    ——女子经水适来适断,舌象也相应变化,病理也常见瘀血舌黑。

    ——另外肥胖之人舌多略胖而质淡,消瘦之人舌体略瘦而偏红。

更多中药材
  •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0%,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它仍在逐渐增加。目前,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
  • 有些女孩从月经开始就有痛经问题,轻度下腹痛,经过后,逐渐缓解;严重腹痛难以忍受,面色苍白,身体瘦,声音低,甚至伴有昏厥等症状。这种情况属于原发性痛经,在未婚妇女中更为常见,大多数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开始发病,腹痛主要位于下腹中部,喜欢热,......
  •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