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气功与瑜珈术、禅修有何异同?

    气功与瑜珈术、禅修有何异同?

    佛教中虽无相当于本来意义的“气功”,但从现代广义的气功而言,在客观上瑜珈和禅修中都包含有类似气功的内容。

    瑜珈,是梵文YOGA的音译,在佛典中汉语意译为“相应”,指控制自己身心令与某种东西相应(相契合,一致)。瑜珈是古印度各宗教对自我调制以锻炼身心的功夫的统称,佛教亦称其禅定为瑜珈。修禅定者被称为瑜珈行者,或瑜珈师。佛教密宗的修练方法更多以瑜珈命名。在印度,至今仍将各种修练方法统称为瑜珈,不过有了一些变化,有多种精神内涵和锻炼姿势。近年来,由于它具有调节身心的特点,在世界上引起了重视,尢以欧美为甚。

    禅修是指禅定的修习。禅为梵文“禅那”(DHYANA)的简称,汉译“静虑”、“思维修”,指在寂静的心态下思虑。定为梵文三昧(SAMADHI) 的意译,指摆脱散乱、昏沉的一切寂定心境。禅定合称是对佛教各种瑜珈的通称。需要指出的是,禅宗的“明心见性”功夫也被称为“禅”,有其特殊含义。禅修是佛家的一种修练方法,是指在安静的环境和正常的生活中,放下一切不必要的樊缘和杂念,集中精神,进行不断的修习。

    气功与瑜珈术、禅修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两者都是自我心身锻炼的方法,要求用调身、调息、调心的方法结合起来修习,以达到入静状态,使人在精神和智慧上获得多种益处,都能祛病健身,涵养道德,陶冶性情,并把它作为人们认识自身生命运动的新途径。虽然他们之间有很多一致性,但总的看来,气功与瑜珈术、禅修等仍有质的不同。气功研究的目的,在各阶段始终立足于现实人生,以使人类得到现实利益为宗旨。气功锻炼的目的,一般在于健身治病,养生益智,陶冶性情等。佛教徒修习瑜珈术、禅修的目的在于获得大智慧,摆脱烦恼,“了却生死”。至于防病、健身,只不过是修习过程中获得的副产品。同时,二者意守之境即“观”也不同,气功中意守多为有益于健康的某些景,而瑜珈、禅修所意守的都是会有一定宗教性的内容,例如念佛等。在佛教徒看来,一个人为治病健身延年,花费许多时间去练气功,不知佛家止观以了生死,是“拿金条当稻草使”。可见,人们练气功静坐与佛教徒禅修,从外表、方法上看起来无多大区别,但其主观信念却有质的不同。

更多中药材
  • 有一种说法,女性在例假期间不能吃芒果,因为芒果有一定的止泻作用。这种说法是真的吗?众所周知,女性例假是由于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现象儿,芒果中并不含有影响子宫内膜的成分,所以不会对例假有明显影响。对于经期女性可以适当食用芒果,但要注意芒果属......
  • 很多人怕冷,手脚冰凉,在中医体质学说上称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更多一些。艾灸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
  • 例如清淡饮食就是水煮青菜,荤腥不吃、油盐不进等极端做法,非但不利于营养均衡,还会导致体质下降,让人更容易被疾病侵扰。清淡饮食的一个标准是少油、少糖、少盐忌重口味,以及尽可能多的采用蒸的方式烹饪。......
  • 夏天湿气重,气候是一个大因素,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去湿,湿气还源源不断呢?甚至在干燥的秋季也是湿气满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脾胃比较弱,运化能力不足,很多食物进入身体没有变成气血精液,而是变成痰湿。所以对于脾虚的人而言,在祛湿的同时还要健脾......
  • 预防湿气加重,这三种食物一定要少吃。一、甘味的食物。干入脾,虽然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因此,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桔子、葡萄、菠萝等,还有山药、红薯等健康食材也要注意吃法和适量使用。二、生冷的食物。天气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