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气功与精神卫生有何关系?

    气功与精神卫生有何关系?

    中国古代很早就注意到情志(心理)与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并从理论上对此也有了较明确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的综合状态”。开始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满的心理状态。这也是目前“心身医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所重视的问题。

    现代心身医学或行为医学认为,健康的心理包括适度的情绪表达和控制,善于休息,对环境适应能力良好,处事乐观,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这与传统的要求:“和喜怒而安居处”,“乐其络,好利人”,“心安而不惧”,“起居有常,劳而不倦”,“婉然从物”等是一致的。可见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开始这种修养和自身的实践了。

    气功不仅可以开脑益智,祛病强身,还可在许多方面调节人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使之和谐统一。

    具体地说,气功首先能消除病变对情志偏胜的影响。情志不单纯是一个心理修养的问题,而在它的物质基础。例如有肝病的人多急躁易怒,中医治疗时以舒肝理气为主,经过气功锻炼,使肝气平顺,精神调和,不易发怒。

    其次,气功能防止异常情志活动对体内的影响。人在生活中,总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引起情志活动的过度。中医认为,这种过度的情志波动,必然会影响内脏的机能。古人概括为: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情志偏胜对人体的损伤程度,往往不取决于外界的刺激程度,而取决于人对刺激的态度,即内心世界的反应。通过长期练功修身养性,可使人理智地处理问题,做到“循道理,善自排解”。

    再次,气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格特征。人格是指人的精神面貌,是指个人对己、对人、对物乃至整个环境进行适应时所表现的独特的心理特征。它是人的先天素质在后天的不同实践过程中,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气质、性格就是人格特征的内容,这二者既有“难移”的一面,也有“可塑”的一面,通过气功锻炼,可使其向着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方面发展。

更多中药材
  •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0%,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它仍在逐渐增加。目前,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
  • 有些女孩从月经开始就有痛经问题,轻度下腹痛,经过后,逐渐缓解;严重腹痛难以忍受,面色苍白,身体瘦,声音低,甚至伴有昏厥等症状。这种情况属于原发性痛经,在未婚妇女中更为常见,大多数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开始发病,腹痛主要位于下腹中部,喜欢热,......
  •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