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漫话中医处方与文房四宝

    造化的确是垂青有心之人,酬谢勤勉之士。常用于书画、包括书写中医处方的宣纸,就是被无意中发现的。宣纸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史籍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旧唐书》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宣城郡献纸尤为精美。到南唐时,后主李煜监制的澄心堂纸“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落光润,冠于一时”,可谓是宣纸中之精品。宋代大画家李伯时,曾用澄心堂纸画了一幅《五马图》,流芳百世。欧阳修曾经用这种低吸墨的澄心堂宣纸起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并送了若干张给大诗人梅尧臣。梅尧臣收到这种“滑如春冰密如茧”的名纸,竟高兴得吟道:“把玩惊喜心徘徊”。澄心堂纸在唐宋时期名贵难求的程度,由此可以想见。关于宣纸的由来,迄今尚无可靠的文字考证。在宣纸产地安徽宣城泾县,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蔡伦的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他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年复一年,终未如愿。机遇总是赐予坚持不懈的人。一天,孔丹来到当年蒙恬发现用于制笔兔毛的泾县,徘徊于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大树横卧溪上,枝叶倒伏在山涧水中,由于树皮被流水终年浸泡冲洗,已形成丝网状,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净的纤维,如丝绵一样柔软牢韧。孔丹不识树名,向百十步外一处茅屋中老奶奶请教。老奶奶笑着让他问自己孙女檀姑,檀姑因出生在山边清水潭畔老檀树倒伏溪中那年而得名。檀姑长成似有所待,待得孔丹来,二人结为连理,夫唱妇随。共同辛苦采集青檀树皮、燎草,一起浸润、日晒、雨淋、揉制、蒸煮……,在老奶奶和檀姑的帮助下,孔丹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大功告成,造出绵白柔韧的纸张,这就是后来的宣纸。今天驱车205国道,途经泾县时,常可看见山坡上有大块裸露山体,往往误以为当地绿化不佳,其实此为宣纸原料日晒夜露之晒场。还有一说,宋末天下战乱,有个叫曹大三的人,从皖南太平县迁徙泾县小岭避难,见峡谷檀肥水清,遂取为造纸原料,造出可书可画、千年不蛀之纸,世代相传。笔者窃以为后者更为可信。制造宣纸至今纯手工操作,需十八道工序,一百六十多个操作步骤,工艺繁难。传世宣纸品种多达六十余种,规格各异。如今著名的“红星牌”宣纸、“汪六吉”宣纸享誉海内外,为中外书画家和广大中医药学者所喜爱。

更多中药材
  • 高血压病人除了日常规律服用降压药之外,早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这三件事儿,第一就是起床过猛,或者这个早晨起来还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就开始锻炼身体,剧烈运动,这样,对血压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血压迅速升高,严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为我们......
  •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
  • 第一个,就是劳累过度,主要是指重体力劳动者,还有久站久立久坐的这些人,通常重体力劳动者,要搬重物,那么这个腰就要吃力,长此以往,就会对这个腰椎,还有周围的肌肉造成损伤,那平时工作的时候,需要带上相应的护具,来保护这个腰部,久坐久立的人应该适......
  • 大家都在关心自己的血管堵没堵,总会想很多办法去验证它,我们现在讲的常见的冠心病应该是冠脉堵塞50%以上才能确诊,那么一般出现症状,在75%以上,这个时候才考虑下支架,那下支架要造影,毕竟,还是有一些创伤和风险的,这个下完支架之后,暂时的血管......
  • 咱们现在,营养比较过剩,人摄入热量比较高,所以现在不管是冠心病,高血压,还有糖尿病,发病的年龄,都日趋前移了,所以很多人就说应该吃得少,甚至以前我们这个古代的一些传统的观念,也提出过,叫过午不食,因为这样是最健康的。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