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亡羊补牢尤为未晚——一部文学作品迟到的震撼

    三年前,一部名叫《药铺林》(作家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的长篇小说出现在书界,此书在文学界和中医药界曾引起过一定反响。此文的创新与对中医药的真知灼见,让读书人大开眼界,大陆和台湾两家出版社都视它为“一部引能引起世界医学革命的奇作”,台湾出版社还号称为“一部你不容错过的巨著”。奇作也罢,巨著也罢,都有自家筐里没烂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成分,尤其那些对中医药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相信中医的读者,更以为那些话是一种煽动,往好处说也是广告用语。

    后来,央视播报的关于“非典”的新闻,让笔者突然想起了当时不以为然的文学作品《药铺林》。今天开卷再读,竟有一种迟到的震撼。

    一是卷首“一点解释和说明”里的自封为气象学家的描述:“不过,这个连痰都吐不利落的老头儿快成气象学家了,我知道天气在一天天恶化,病毒在一天天泛滥。我不敢抬头看天,因为天上到处写着毒瘤……”有点虚张声势,但对自然天象的深刻关注可见一斑。

    二是作品中用相当大的篇幅,在上下两卷里分别写到称之为“瘟疫”的流行性传染病,一次发生在上个世纪初,一次发生在上个世纪末,而两次都给人民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损失。两次流行病病发之初都呈不可扼制之势,但中医药都有了相应的诊治措施。面对生死线上的患者,中医显示了苍生大医的德性和显著疗效。

    文学作品一向对纠缠不清的情感情有独钟,关注科学好像是科普读物的事,作家李亦为什么关注起中医药学、流行性传染病来了呢?答案都写在书里。作者对上个世纪末流行性传染病的虚构,跟当下来势凶猛的“非典”如此相似,我不禁要问,是他成功的预言,还是文学想象的巧合。据说,李亦不是预言家,他自己的事都弄不明白,何以把这样一场“非典”(作品中不叫非典,他认为西医最会跟在疾病后面命名)提前几年发生在小说中?

    今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与“非典”战斗,因为许多的未知,大家仍然无从下手,而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又一次显示了它的科学性。以不变应万变的治疗方略和注意体质锻炼的预防思想仍然是面对“非典”的最佳策略。

    李亦像个巫师,是他的《药铺林》谶语式的描述招来了“非典”,这大概是他的“罪过”,但这“罪过”也有好处,那就是让人们知道善待自然,如果不以此为训,“非典”的种类还会层出不穷再度出现。亡羊补牢,尤为未晚。

更多中药材
  • 第一,脾胃不好有可能消化功能比较差,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吃过硬、过酸、过烫的食物。建议饮食易消化,适当摄入蛋白类食物,少吃油腻肉食。第二,注意三餐规律,饮食有节,千万不能暴饮暴食。第三,饭后要尽量适当活动,避免......
  • 扭脖子的时候发出响声,就是所谓的颈椎弹响,一般有四种原因会出现这样的弹响。一、颈椎关节间有小气泡。如果人体关节间的滑液之中存在气体的话,那我们扭转脖子时气体就会快速释放形成气泡,就有了我们听到的咔咔的声音。二、肌腱韧带与关节摩擦。长时间低头......
  • 一、体质问题有的人天生体质偏热,所以比体质偏寒的人来说更容易上火。二、饮食问题,平时经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油腻的食物,或者长期进食补阳之品,损伤阴液,容易上火。三、作息问题以及情绪因素,熬夜伤阴,烦躁易怒亦伤阴,两者也会导致上火。上火的原......
  • 很多朋友睡前泡脚的习惯,在中医体系中,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白天阳气较盛以满足人体的正常活动,而夜晚亢奋了一天的阳气要慢慢地潜到阴分里,这样才可以好好休息。所以在晚上泡脚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不仅可以加快脚部的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的新陈......
  • 烧心很多人都经历过,吃多了油腻辛辣,比如火锅或者撸串会觉得心口中火辣辣的烧。那么问题来了,烧心烧的真的是心吗?其实并不是,烧心烧的并不是心脏,也不是胃,而是心脏后面的食管被胃酸烧了。胃本身就是产生胃酸的器官,有保护粘膜,可以耐受胃酸,但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