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惩罚孩子也需要人性化

    早先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一篇小文,也不记得是哪个国家做的一个调查,是有关惩罚孩子的。具体数据也记不大清楚,只是调查显示,收入低的家庭孩子挨屁股的几率要比收入高的家庭孩子挨屁股的几率高。而且收入越高孩子挨屁股的机会绝少,甚至没有。举的例子说,收入低的穷人家好像惩罚孩子的手段只有孩子的屁股,收入高的家庭相对的家长的惩罚手段可以是没收孩子的游戏机,关掉他们正在进行的网络游戏,强行取消他们别的一些娱乐项目等等。甚至有些富人根本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就很少,更谈不上打孩子屁股。 前阵等车,无意听到一对夫妻在做教育孩子的闲聊,说起体罚孩子,妻子说现在很少有家庭会打孩子。想想好像也是,记得刚结婚,住过一年过渡房子,一个几排平方组成的大杂院。其中一家孩子7、8岁。那家妻子没有工作,丈夫好像是部队转业,文化似乎也不是很高,老婆在农村刚随他出来。儿子看起来很聪明,也极其的顽劣。平时在邻居家用个弹弓敲坏人家一块玻璃,门前的自行车上班才发现莫名其妙的被放了气。后来的这些种种恶作剧几乎都是那个孩子所为。

    学校的表现也是很差,好像每次家长会回来和有证据证明他在邻居那里造成严重后果的恶作剧,小孩子就会遭到父亲的毒打。其实有很多时候看到那个孩子一些令人讨厌的恶作剧也是觉得恨恨的,可是看到他挨打却觉得他很可怜。特别是大杂院的一对老夫妻,每次听到那个孩子被打只要在家就会急急慌慌的去敲门阻止,虽然他们也受到过那个孩子的害!

    总之每次看到那个父亲近似虐待似的打孩子一直都在想:将来我如果做了母亲绝对不会这么体罚我的孩子!只是在那会这么残暴体罚孩子的好像也不止他们一家。后来这样的想法一直坚持到小东西一两岁而已:因为一两岁的小东西好像还不大知道反抗。

    以后在小东西长大中,开始学会撒谎时就忘记了曾经的那些拒绝体罚的“誓言”,也曾经学着别人那些很残忍的手段体罚过小东西,只是发现体罚得到的效果却很不明显。有不少的老师朋友,包括我的父母都是绝对不提倡体罚孩子(父亲一直没打过我和小弟的)。之后开始改变着,后来证明鼓励和用些人性化的惩罚手段效果竟然很明显。曾经的那些“哪个孩子不挨打”“棍棒下面出孝子”越来越发现不大适应现在的现实。

    前阵弟媳因为点小事情对小侄子体罚好像也挺厉害,小侄子极其倔强,即使有错也绝对不承认!惹到弟媳的后果就是受到皮肉只苦。现在的小孩子好像早熟也知道深沉似的,小侄子受到体罚的第二天几乎哑言:任何人的招呼他都不回应,眼睛也有些发直,当然的家中户外都是面无表情。母亲很怕,找各种哄他开心的理由,小侄子也只是第三天差不多才恢复正常。因为附近有家孩子在父母经常性的体罚过度中孩子的心理发展已经呈现着不健康不健全。

    最近一次,弟媳又是很厉害的体罚小侄子后,小弟上班又远,一周才会回来一次,母亲觉得是该和小弟“说说清楚”的时候了。

    其实就好像前面说的,说收入和体罚孩子的关系可能是几率稍微的明显些而已。不过低收入家庭不体罚孩子的一样有很多。孩子有错可以惩罚,但惩罚不是和虐待似的毒打联系在一起的。让孩子改错是目的,只要可以达到目的多些人性化不是更好?

    (搜狐)

更多中药材
  • 知百地黄丸呢,出自于清代的《医宗金鉴》是在六味地黄汤的基础之上加了知母和黄柏,经常呢用于治疗肾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男性的遗精,早泄,不育症等,这些疾病会表现为潮热,颧红,口干,烦躁以及失眠盗汗等阴虚火旺的人群。......
  • 黄芪能够增强免疫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有很多这样的研究,所以很多人用它来泡水代茶,去预防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的感冒,哮喘以及慢性胃炎等等。但是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呢,把握好它的适应症很关键,凡是由于脾肺气虚而出现气短,乏力,自汗......
  • 为什么说补中益气丸是办公室人群的常备药?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过度的用脑和经常熬夜,很多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食欲下降,懒言啊,甚至于肛门下坠啊这些症状,这是中气耗伤的表现。而补中益气丸当中的白术、柴胡、人参、黄芪等这些药呢,可以益气......
  • 很多人特别是男性啊,经常大便不成形,尤其是在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喝酒之后,症状会更严重,很多人第一反应呢是用止泻的药物,但是效果往往不理想,有这种症状大多和肠道的慢性炎症,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等这些疾病有关系,所以说不能只是止泻,......
  • 一些便秘的人用了很多的办法都没有效果,可以推荐一个《四消丸》给大家。这个药呢出自于清代的《饲鹤亭集方》是由牵牛子、猪牙皂、大黄、槟榔等这些药物组成,能消痰、消水、消食、通便,适用于大便干结严重,体质壮实的便秘患者,对阴虚便秘和气虚便秘的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