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金不换正气散

    《传信适用方》卷一:金不换正气散处方

    藿香(去沙土枝梗)、半夏(汤泡洗7次)、甘草(炒)、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制)、草果子(去皮)、苍术(米泔浸1宿)、白茯苓、白术、神曲(炒)各等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进饮食,调荣卫,正气逐冷,辟山岚瘴气。主阴阳不和,往来寒热,诸般疟疾,解利四时伤寒;五种膈气,恶心痰逆,或吐或泻,冒冷伤食,脾胃虚弱。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枚,同煎至7分,去滓,放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一《外科理例》:金不换正气散处方

    厚朴(去皮,姜制)1钱,藿香1钱,半夏(姜制)1钱,苍术(米泔浸)1钱,陈皮(去白)1钱,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

    正脾气,消痰饮。主脾气虚弱,寒邪相搏,痰停胸膈,以致发寒热。四时伤寒,瘟疫,时气,头痛壮热,腰背拘急,山岚瘴气,寒热交征,霍乱吐泻,脏腑虚寒,下痢赤白,及出远方不服水土者。

    用法用量

    水2钟,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7分,食远服。

    注意

    忌生冷、油腻、发物。

    摘录《外科理例》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庵闾子(微炒)熟干地黄(焙)蒲黄(微炒)当归(切,焙)各60克制法上四味,粗捣筛。功能主治妇人突然漏下,先多后少,日久不断。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日午、临卧空腹时韫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 《外台》卷二引《范汪方》:懊憹散处方雚芦10分,干漆2分,萹蓄2分。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和匀。功能主治伤寒心中懊憹,下利,谷道中烂伤。热患有蛔虫懊憹。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前粥饮下,日2次。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雚芦走气分,更益以干漆破血,......
  • 别名挨痞丸处方代赭石(火煅,醋淬至碎,研10分细)3钱,青皮(去白)3钱,木香3钱,蓬术3钱,五灵脂3钱,北大黄3钱,巴豆(压去油尽)1钱。制法上为1末,醋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乳癖谷症,腹中块病。用法用量挨痞丸(《保婴撮要》卷五)。......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挨积丸处方京三棱(炮)90克 丁香皮(不见火)90克 丁香(不见火)青皮(去白)各30克 干姜(炮)巴豆(去皮、膜、油,研)各7.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入巴豆拌匀,面、醋和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温中消积。小儿脾胃不......
  • 处方京三棱(炮)、丁香皮(不见火),各三两;丁香(不见火)、青皮(去白),各一两;干姜(炮)、巴豆(去皮.膜.油),各二钱半。炮制上件为细末,入巴豆拌匀,面醋糊为圆,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不和,宿滞不化,腹胀肠鸣,呕逆恶心,便利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