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饮食与性格

    有的人心情沮丧的时候喜欢大吃大嚼,就像《瘦身男女》中的那对痴男怨女,把失恋的打击化作一团团肉蛋、一张张肉饼、一块块肥肉塞进了自己的胃里,然后胖得连门都出不去了。而有的人在心情不好时却一点胃口都没有,只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什么会这样呢?秘密就在于饮食同每个人的性格、气质以及心理有着必然的关系。

    就拿“泼辣”这个词来说吧。观察一下你身边的人,如果他(她)是一个嗜辣如命的人,那他(她)一定比较“泼”。嗜辣的人脾气通常比较火暴,这类人在性格上多属于“多血质”型。他们待人往往热情大方,但发起脾气来也很吓人,就像长老了的朝天椒,嚼一个在嘴里耳朵都会辣得嗡嗡作响。在地域上,四川、湖南、贵州、云南这些个地方的人比较嗜辣,而这几个地方的人的脾气也和这里的辣椒一样火暴。

    而另外有些人呢,他们比较喜欢吃甜食。这些人的性格往往比较温和,在性格上多属于“黏液质”型。他们为人谨慎,在处世上比较保守,不愿意冒险。在地域上,上海、江浙地区的人比较嗜好甜食。甜食滋养出的“上海好男人”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女人若要嫁个“上海郎”那就里里外外都不用操心了。上海男人既会挣钱又精于家务,不足之处就是缺少那么一些男子气概。

    饮食与心理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行为心理学家最近通过大量的事实研究,表明人的性格与口味有着密切的关联。

    喜欢吃大米的人,经常自我陶醉,孤芳自赏,对人对事处理得体,比较通融,但互助精神差;喜欢吃面食的人,能说会道,夸夸其谈,不考虑后果及影响,但意志不坚定,做事容易丧失信心;而喜欢吃油炸食品的人则勇于冒险,有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但受到挫折即灰心丧气;喜欢吃清淡食品的人则注重交际,善于接近他人,希望广交朋友,不愿单枪匹马。

    如果把饮食和民族联系起来,那你就会发现另一番有趣的现象。举个例子就拿面包来说吧,俄罗斯有种著名的面包叫作“大列巴”,其个头和分量就如同俄罗斯人一般“够劲”;而法国的面包通常做成一个个外形精致的面包圈、面包条。俄罗斯人粗犷豪爽,不拘小节,法兰西人浪漫柔情,情感丰富,这一点从他们制作的面包上就能清清楚楚看出来。美国饮食以快餐居多,尤其是像炸鸡一类的快餐更被美国人所钟爱。前文说过喜食油炸食品的人勇于冒险,这一点在美国人身上体现得很好。美利坚人喜欢刺激冒险的性格,同他们的饮食习惯看来确有关联。

    食物和心理其实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关系,这一点从我们的平常生活就能看出来:形容女人埋怨男人对别的女人眉来眼去叫“吃醋”;我们心情愉快的时候总觉得心里“甜甜”的;我们伤心的时候流下的是“苦涩”的泪水。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都能找到相应的心情对应词。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看来一种饮食习惯也造就一类人。这话是不是多少有些道理?愿我们每天都能“吃”出好心情。

    (候鸟推荐)

更多中药材
  •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临床也比较常见的一个案例吧,也是我们在消化科比较常见的一个症状,这个病人呢,来看病的时候,这是一个63岁的一个男性,他来找我看病的时候,他说他主要症状就是夜尿多,之所以到我们消化科来呢,就是他除了夜尿多之外,这个腹胀症状还要......
  • 这个患者是男性, 50多岁,他来以后啊,就说医生,我这个胃啊非常难受,从他表情上也看得出是比较痛苦的,首先是他面色红,那么问诊他呢?也就是说胃疼,胃胀,就感觉胃里像有火一样,火烧火燎的,甚至胸部后啊也有这个烧灼感,看他的舌象啊,也能看出来口......
  • 大家好,我是中医马医生,在脾胃病,可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就是脾胃不好百病生,今天呢,我就通过这三个方子,中医三个经典的方子跟大家来讲一讲,强调一下这个脾胃这个后天之本的,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怎么去保养,建议大家点赞收藏,以免市民太多找......
  • 人饿的原因啊,是因为我们血液里面的血糖浓度减少,进而人体的体内的一些正常的生理反应,那么人就会感到饥饿,正常的情况下,人应该补充食物,如果这个时候不及时补充食物,人就会感到越来越饿,就好比车没油了,我们需要去加油才能开车,同样道理,胃里没有......
  • 这是一个46岁的女性患者,她来的时候啊,主要症状就是这个,偏瘦,身体还特别困窘,每天觉得昏昏沉沉的,然后自己感觉呢,身体就是特别发凉,然后乏力,还容易紧张啊,入睡难,多梦,头昏昏蒙蒙的啊。眼睛他自己感觉是有点肿,但是不是明显浮肿那一类。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