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金锁丸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金锁丸处方

    巴戟天(去心)2两,龙骨1两,山茱萸1两,韭子(炒)4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骨髓,去肾邪。主虚劳失精。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普济方》卷一八四引《博济》:金锁丸处方

    鸡爪三棱1两(补根是也),白三棱(枯根是也)1两,黑三棱(干芙茈是也)1两,石三棱(荆三棱内小者是也)1两,荆三棱1两,桃仁2两,肉豆蔻(去壳)5个,木香1两,鳖甲2两(醋炙,去裙襕),青橘3两(去白),吴白术1两,官桂1两(去皮),附子1两(炮,去皮脐),阿魏1两(研末),厚朴1两(去皮姜汁涂烧),破故纸1两,仙人骨3两(故萝菔是也,炒令黄),槟榔3个(鸡心者)。

    制法

    上为末,先用五味三棱、桃仁末,以多年陈米醋6升,同熬至1升,后入药末,更熬为膏后,次入曲、糵末各1两,于臼中杵百下,众手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五积冷气攻心,变为五膈,及肾虚风劳疾。

    用法用量

    每日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觉病势减,可服15丸。妇人醋汤送下,或朱砂内滚过。如胸膈气滞,可1-2服见效。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四引《博济》《圣济总录》卷五十五:金锁丸处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桂(去粗皮)1两,硇砂半两(研),巴戟天(去心)1两,人参半两,山茱萸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

    制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别研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

    肾心气痛。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温酒或盐汤送下,空心、日午、夜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普济方》卷二一七引《瑞竹堂方》:金锁丸别名

    金锁丹、金锁匙丹、金锁子丸

    处方

    茯神2钱,远志(去心)3钱,五色龙骨3钱(煅红),牡蛎4钱(左顾者,炒赤色),坚白茯苓3钱。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男子滑精,遗泄;妇人鬼交,小便白浊。

    用法用量

    金锁丹(《普济方》卷一八○引《郑氏家传渴浊方》、金锁匙丹(《医统》卷七十引《医林方》)、金锁子丸(《普济方》卷三十三)。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七引《瑞竹堂方》《圣济总录》卷一八五:金锁丸处方

    龙骨1两(茅香汤浴3遍,研如面),鸡头粉3两,沉香(锉)2两,山茱萸(酒浸,取肉,焙)2两,桂(去粗皮)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肉苁蓉(酒浸去皱皮,切,焙)2两,莲花蕊(7-8月采,干)2两。

    制法

    上为末。以金樱煎膏为丸,如无即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壮元气,益精髓,补虚损。主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天门冬6分,干地黄4分,桂心1两,茯苓1两,菖蒲3分,五味子3分,远志3分,石韦3分。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养命,开心益智。主好忘。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后酒、水任服。服30日力倍,60日气力强,志意足。摘录《千金》卷十四......
  • 处方北庭半两(飞过,煎成霜),附子1两(研为末)。制法上药以生薯蓣于砂盆内研,调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凡梦鬼交者,盖由肾气虚,为客邪所乘,入于脏则喜梦,肾既虚不能制于精,因梦感而动泄,久不止,则令人枯瘁不泽,少力。用法用量仍用禹余粮......
  • 处方北杏10个 雪梨1个 白砂糖30~50克制法将北杏、雪梨、白砂糖同放炖盅内,加清水半碗,隔水炖1小时。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清热生津,润肺平喘。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肠燥便秘等。用法用量每日2次,食雪梨,饮汤。摘录《民间方》......
  • 别名金枣散处方北枣1枚,真砒1黑豆大。制法大枣去核,纳真砒于枣内,外面纸裹讫,泥固济烧存灰,研极细。功能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金枣散(《疡科纲要》卷下)。摘录方出《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张氏家传》,名见《医统》卷六十四......
  • 处方北枣1枚(去核,入鸭嘴胆矾1片在内,纸裹火煅通红,出火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走马疳。用法用量敷牙左右。摘录《医方大成》卷十引《幼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