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美心脏学会发布指南四招预防胎儿心脏缺陷

    先天性心脏病是婴儿在出生时发生在心脏的结构问题,它往往在女性怀孕后或不曾意识到自己怀孕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美国心脏学会估测,在1000多新生儿中,约有9个婴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疾病。在中国,先天性心脏病也是小儿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其发病率约占出生活产婴儿的6%~8%,即每11个婴儿中会遇到1个。

    美国心脏学会日前发布最新指南,帮助准妈妈们做好自我防护,减少新生儿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

    部指南可以总结为四条:第一,凡事与产科医生多交流;第二,每天摄入一定剂量的叶酸;第三,避免接触流感人群;第四,使用任何药物治疗都要与医生商量,即使是非处方药。心脏学会有关人员称,这套指南适合所有孕妇以及准备怀孕的育龄妇女。

    首先,多与医生交流。虽然听起来有些老生常谈,但却非常实用、有效。准妈妈们需要定期上医院检查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麻疹及流感等疾病,并在医生指导下及早作出相应处理。

    其次,要求女性每日摄取各种维生素,包括400毫克叶酸及叶酸补剂。叶酸能有效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同时,它预防神经管畸形的作用也为人们所熟知,女性最好在怀孕前3个月就适当补充。

    心脏学会认为,随时向医生咨询药物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了因滥服药物导致胎儿畸形的可能性。对于习惯自己买药保健的中国人来讲,这条指南尤其值得重视。

    最后,远离流感人群以及那些容易引起发烧的其他疾病。因为在怀孕前三个月,任何与发烧有关联的疾病都容易引起胎儿患心脏病双倍的风险。(吴潇湘)

更多中药材
  • 郭世岳 河南省滑县中医院侍诊国医大师路志正,总结其调理脾胃法的特点如下。调理脾胃注重升降调畅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纳运正常,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充养机体以为后天之本。脾胃升降失和,化源不足则......
  • 郭晓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心悸,心前区痛,心胸憋闷,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以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多种疾病相关。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虽无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即有“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 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某些血管性皮肤病,获效较好。基本方丹参30克,当归10~12克,赤芍10~15克,红花6~10克,牛膝10~15克,桃仁10~12克。亦可据不同病变随症加味,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例过敏性紫癜:刘某,女,19岁。......
  •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此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应......
  •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笔者最近因饮食不节,出现腹胀、腹痛,自认为胃肠功能良好,而未予重视。但胀痛之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常痛醒。虽大便不干但很难解,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脉稍弦数。因按压腹部则痛甚,辨为阳明腑实证,以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