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奶不够奶粉凑”不科学

    据专家介绍,通过近年来的宣传普及,如今的年轻妈妈们普遍认识到了母乳喂养的种种好处,都积极地进行母乳喂养,但仍有不少年轻妈妈在哺乳之初经历了“下奶难”问题,由于没有经验,她们就此放弃了母乳喂养……

    ●不下奶,放弃母乳喂养

    对刚离开温暖的母体来到陌生世界的婴儿来说,母亲甘甜的乳汁不仅是绝好的食品,还能帮他们蓄积“能量”,去战胜各种病毒细菌的侵扰。

    深深懂得其中道理的陈女士就是母乳喂养的拥护者,但在生下女儿后,她却遇到了样的困难:尽管按照医生的指导“下奶”,奶水却一直不够,喝了婆婆为她熬的许多种“下奶”汤,仍然没有效果,越急越不行,眼看着奶水越来越少越来越稀,女儿饿得直哭,婆婆看不下去了,站出来“干预”,“赶快给孩子喂奶粉吧。”加了奶粉没多久,陈女士的奶就干了,母乳喂养就此“宣告破产”。

    ●母乳喂养怕“压力”

    “许多母亲在哺乳之初,都经历过下奶的困难。”郑州市儿童医院儿保科专家朱晓华介绍,产后的最初两周,妈妈们的乳汁一般分泌较少,两周后乳汁量逐渐增多,多数宝宝都能从妈妈那里获得足够的乳汁。但有些妈妈在产后两周,乳汁的分泌仍然不足,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如婴儿吸吮时间不够或吸吮姿势不正确;有的妈妈从一开始哺乳就缺乏信心,害怕自己“不下奶”,这种焦虑情绪所产生的荷尔蒙,导致妈妈的身体即使有丰盛的乳汁,也不会分泌出来。

    河南省中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董志巧说,年轻妈妈们有时还会面临另外一些“压力”:有些妈妈的乳汁分泌正常,喂奶后孩子仍然会出现哭闹的情况,家人便说这是因为妈妈的奶“不够”或奶“不好”,孩子没有吃饱,忙着给孩子加奶粉;有些婴儿的体重增长没有月份相同的别的婴儿快,家人就觉得是年轻的妈妈母乳质量不好,于是就开始给孩子加奶粉。如果这时年轻的妈妈不主张喂奶粉,家人就会怪罪她饿着宝宝了。迫于这样的压力,妈妈们只好认同给孩子加奶粉的做法,给孩子喂了奶粉后,孩子也开始“偏爱”容易得到奶水的奶瓶,而不愿意费力吸吮母乳。而实际上,婴儿的吸吮刺激能使母体分泌泌乳素和催产素,它与吸吮的频率成正比,吸吮频率的降低,导致乳汁分泌量急剧下降,最后就真的没有奶了。

    ●相信自己,才能分泌足量奶水

    朱晓华建议,年轻的妈妈们想要解决“不下奶”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自己,放松心情,才能保证乳汁顺利分泌。等待下奶后再给孩子吃,是错误的认识。孩子吸吮次数越多,乳房越排空,妈妈产乳就越多,因此要耐心地频繁哺喂,这是增加乳汁分泌的最有效方法。同时要注意自己的营养和休息,营养好、精神好、心情好才能够奶量多、质量好。如果一开始奶少,可安排几天时间,把孩子整天抱在怀里,一有机会就喂奶,这样坚持几天,肯定见效。喂完一边乳房,如果孩子哭闹,不要急着加奶粉,而是换另一边继续喂,一次喂奶可以换乳房数次,乳汁会越吃越多。

    经常乳汁分泌不足的产妇可用一些中医中药方法调理一下,如果母乳始终分泌较少,在做各种努力后仍无起色,应仔细检查有无器质性病变,有无泌乳抑制因素,如胎盘残留、不适当的用药等。

更多中药材
  • 就是告诉我们,春天和秋天这两个季节,温差变化比较大,那么在春天我们要多穿一点儿,不要说特别怕热,一热就着急把衣服全剪掉。秋天,你也不要着急加衣,一定要是根据气温的变化来适当的增减衣物,调摄寒温,避免出现了这种,因为过寒过热导致人体发生疾病这......
  • 那么结合临床的实践,我认识到这种结节类的疾病,它也是分寒症和热症。什么概念呢?说阳化气,阴成形。这种有形的结节是由于阳化气的这种功能失常所导致的,那么它分为两端,第一端呢,是阳化气的功能太过了导致阳热太盛,这种热性结节的产生是什么原因呢?是......
  • 那么在临床当中,失眠分为各种类型,有的人表现也不太一样,但是终归起来,失眠就有两个核心的要点,我们一定要了解。失眠的两个核心要点,在我看来,第一火热扰及心神,心神不宁它就容易失眠,第二点,心血不足,不能够濡养心神,这样也会导致失眠。那么这位......
  • 那么这种肠道的息肉尤其引起我们重视,之前跟大家科普过一句绕口令,说肠息肉一般呢,他不会转化为肠道的恶性肿瘤儿,但是肠道的恶性肿瘤儿多半是由肠息肉发展过来的,所以说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这类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这是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他患有肠息肉......
  • 湿热久出不去,五个方法可以帮你把胃,肝,膀胱,大肠,关节的湿热赶去。这个脸上出油爱长痘,早晨起来口苦,一吃饭就肚子胀,胳膊腿上长湿疹,舌质发红,舌苔黄腻,这就是身体里边有了湿热。我们今天给大家分享五个方法,不管是湿热藏在哪里,都能把它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