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用药歌

    有病就需医 无病不吃药

    短药可自服 长药慎思考

    抗菌有目标 对症看实效

    滋补按需缺 急药常备好

    上面八句歪诗是我个人对家庭用药的一点体会与经验。治病的药必然能干扰正常生理,否则就不可能治病。所谓“治一经,损一经”,用药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所以正常生活不宜用药。医生要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与心情及药物的药性用药,并且要取得病人信任,互相尊重、协同默契,才能收到良效。有人一知半解,按照广告对号用药,盲目片面,很可能蒙受其害。

    然而,现实生活中,家庭备有一些应急小药是非常必要的。家庭用药一般有3类,即:小病用药、滋补用药与急救用药。

    头痛脑热吃阿司匹林,咳嗽吃甘草片,胃痛吃颠茄,便秘吃果导,感冒吃感冒冲剂等,都很能解决问题,方便而安全。这类治疗小病的小药,多是吃一二次就药到病除。如果是二三天不好,最好还是找医生看看,免得误事。

    慢性病症状虽不明显但需长期用药,如高血压、心脏病、溃疡病等,就要在医生指导下,每天按时吃药。最好找一位你信任而熟悉的医生,作一个长期的方案,坚持下去,随时调整。不要频换医生,免得总摸不着规律。病人自己也必须随时注意病情变化。即使没什么不舒服,也要按时检查,看是否一切正常。

    日常生活中,难免感染发烧,一般可以吃些抗生素。但最好是在发烧同时又发现一些局部症状(如嗓子痛,局部红肿胀痛,咳痰,腹泻等)再吃抗生素。因为非细菌感染(如普通感冒一类的病毒感染)吃抗生素也无效。家用抗生素一般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用药经验,选普通常用的抗生素,如先锋4号、先锋6号等。现在新药太多,都未经过长期考验,连医生都不太熟悉药性,家用更是盲目。何况新药的产生多是为了少数特殊抗药细菌,一般细菌感染并不需要。但是,一旦使用抗生素,就要足量连续用3天。经常小量常吃,吃2片病就好,自以为用药成功,其实所治之病,可能多是不需抗生素便会自愈。这样不仅浪费,而且还培养了抗药细菌。不管吃什么药都要看效果,家用抗生素一般不应超过一星期,3天无效最好看看医生。

    关于补药,应该说是正常膳食之外的额外补充。现在我国经济好转,人人都吃得好,基本不需补药。有些小儿老人缺钙,少补一点有益,补多了反而有害。人的营养需要平衡,大补某一项会破坏平衡,长此以往必然成病,而且很难调整。

    家里有冠心病或哮喘病老人的,硝酸甘油、氨茶碱与止喘喷剂应该放在固定显眼的地方,人人都能立刻取到急用。

    一般说来,家里备用药越简单越好。内服药阿司匹林,不舒服就吃半片或1片。外用药清凉油(旧称万金油),跌打损伤、无名肿痛,都可涂敷。这两种药就可治不少病。随着医学与药物知识的增长,用药可以一种一种地逐渐增加。药不在多,更不在贵,用得得当,常见的小病都能很快就好。家庭用药最好选老牌药,又省钱又保险。切不可妄信秘方、偏方。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好,今天呢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那么这个案例其实也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一个症状,就是胸闷和胃胀。大家说觉得这两个问题好像连不到一起去哈。那个我胸闷难受是有心脏病啊,那胃胀不是胃的问题么,胃病。那心脏病和胃病他连不到一起。那么我们看一下这个患者......
  • 大家好,焦虑和抑郁啊是我们现在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由于社会压力比较大呀,尤其是偏中年的这个时候,上有老下有小,就是这种焦虑的情况特别多。而且现在呢,到医院心理科去查就是焦虑症啊,抑郁症等等等等。那么今天呢,我给大家呢举这么一个病例,那么这是......
  • 这个是马先生四十二岁,他的表现是什么呢?喉咙里面总是觉得有东西,就是喉咙有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有好些年了。用咽炎的方式治,但治了很久,这个症状呢还是不怎么改善。然后他还有一些兼见症状,胸闷、腹胀、暧气,比如说他感觉是什么呢?整个这一......
  • 我讲的病例是赵女士,三十岁,那么她的表现是什么呢?头晕、耳鸣,眼睛发胀,其实头也胀痛。还有视物昏花,这眼镜模糊发干发涩,看东西模糊,然后烦躁易怒,口干口苦。那么她什么问题啊?肝阳上亢,当肝郁气结日久,肝郁之后就化火,肝阳和肝火还有什么区别?......
  • 因为我们这个阳气它的变化是根据四季来走的,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么一个过程。春天的阳气开始滋生,夏天呢达到至盛,到了秋天阳气开始收敛,到冬天的时候,阳气闭藏,就当春夏的时候阳气旺盛,这个时候补阳气就会事半功倍。第二点什么呢?尤其到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