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外地人赴北京看病实用技巧

    在中国医疗资源的不均衡下,“有病就去大医院,看病就得找专家”成了“真理”,大病小病总要去北京看看,总要求放心,殊不知样只能给自己的就医带来N多不必要的麻烦。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了解好多病友就诊经历后发现,就医过程是有技巧可言的,选择合适的医院、医生很重要,走出看专家这个“怪圈”是我们要做的。我写出来,希望会对病友带来一些帮助。

    首先强调无论在那里就医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时时刻刻小心医托及医疗陷阱,对于去外地就诊的朋友是至关重要。

    (一)我还没有去医院就诊,有哪些建议给我?

    对于从来没有到医院就诊的,我建议先选择本地一家正规医院检查,掌握就近原则,选择医保医院,这样很方便。可以先挂个普通号,如果自己病情比较轻,一般医生是能够解决的。但说回来,如果经过治疗效果不好,或本身较为疑难,那就一定需要选择专家来看了。

    其实对于没有学过医或者平常没有接触过医院的朋友来说,突然要和医院打交道通常会发蒙,“有病就看专家”成了必然。不过在信息化发展很快的今天,大家很容易从各种渠道去了解疾病、了解就医,我们应该让就医变得简单起来。比如利用网络。

    (二)我没去医院就诊,我就想找大医院,就想看专家,就想来北京!

    大家都知道,北京协和医院综合性很强,骨科积水潭医院最好,神经外科天坛医院最棒,看眼科就去同仁医院,等等,这些也是事实,可不是说有了这方面问题都要来这些医院,应该分清病情,合理选择。

    想想来北京看病,要挂个号晚上都要睡在挂号大厅,加上号贩子医托的疯狂挤兑,哎,苦不堪言!如果非疑难一定来北京诊治,很不明智。

    (三)我的病看好几年了,确实是疑难,就指望来北京了!

    对于这部分病友,可以选择来北京看专科、看专家。来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可以在当地选定医院和医生,了解专家出诊时间。做好来北京就医的准备,包括物质上和心理上。

    来北京要有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避免出现急躁情绪,调整好心态。带好各种证件、生活用品、资金,还有以前一些检查资料,做好住院治疗的准备。

    如果已经来北京,就诊过程中经常遇到最大的困难是挂号难和医生态度问题。

    挂号难,实实在在,不管怎样想办法挂到号最重要。我问过多个病友,普遍反应坚持就能挂上号,排队过程比较难受一些。前提要早些排队,不能来的太晚。下边我说一点挂号技巧。

    第一个技巧:看专家号之前可以在选定医院先去挂个普通号,目的是把该检查的都检查了,这样看专家时就可以直接把检查结果拿来看,免去专家给你开单子又要去检查化验,之后还要再挂号看结果的情况,节省了看病时间。

    第二个技巧:知道自己患什么疾病前提下,如果选定医院确实很难挂上号,这时候可以参考网站疾病就医指南,对于这个疾病,有网友认为比较好的医院、医生推荐排行,可以重新进行选择。比如看不孕不育,很清楚自己的病因就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想选择合适医院和大夫,就可以看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就医指南。

    就医过程中怎样避免专家态度差的问题。

    一个医生一上午看40号,从8点到12点,中间不进行任何和看病不相关的活动,每个人才6分就诊时间,医生要问诊、体格检查,还要开单子,给我们叙述病情的时间会很短,从医生角度考虑,总会有不耐烦的时候,这样就产生下边的矛盾。

    挂号时间长、等待时间长、看病过程短。病友在就诊后很容易出现心理不平衡,凭什么花那么多钱就给我看这么几分钟!

    怎样避免这些不愉快发生,我想除了根据病情分流外,还要注意就诊过程。在诊疗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学习和专家沟通的技巧,就医时间很短,作为患者都想让医生了解病史,能讲解下病情更好,有些病友还喜欢从头讲到尾,提出N多问题,觉得越详细越好,有时候会让专家很烦,中途被打断情况容易发生,让你很不痛快。

    第二、改变叙述方式,开门见山、抓重点,医生问什么答什么,或干脆问问大夫他想了解那些情况,然后简明扼要的说出来,避免长篇大论谈病史。

    第三、如果非医学专业,切忌拿自己了解到的一些医学知识来左右医生判断,或者反客为主,很容易让医生出现反感情绪。毕竟疾病诊断是一个理性判断过程,需要通过鉴别、思考最后来确诊。你可能认为胸痛就是心脏问题,医生还会考虑是不是胸壁、肺部、纵隔、胃肠的问题。

    还有就诊前先把资料做个整理,有的病友各个医院的检查、化验单非常多,按检查、化验分类,按时间顺序来排序,这样看起来非常明朗,对你就诊会很有帮助。

    如果遇到心情不好的医生,可以上来先来一句:“大夫,您好辛苦,忙的连喝口水都顾不上,要多注意身体啊!“,一句关心,再糟糕的心情也有可能消失,能更好的和医生交流。

    如果自己挂的号很靠后,都过了吃饭时间,这时候无论患者和医生都有些急躁,最容易发生矛盾冲突,这时候我们应该理解医生,道一声:“您辛苦了!”,从医生角度他也会体谅患者,能够耐心的给予诊治。

    提醒一点:脾气大的医生也是好医生,这里边包括一些知名专家,医术很高,不能因为脾气大,态度不好就认为不是好医生。

    从患者角度讲,应该多给医生一些理解和信任,双方在就诊过程中多注意沟通,就诊会变得很愉快!

更多中药材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
  •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前医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