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心肺急救前4分钟最关键

    如果发生儿童意外伤害,心跳呼吸停止后,前4分钟的心肺复苏急救最为重要。如果错过了心肺复苏急救最关键的前4分钟抢救“黄金期”,将可能落下终身后遗症。临近寒假、春节,又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昨天,新华医院儿科继续医学教育学院的急救专家走进杨浦区大地幼儿园,为家长、幼教“手把手”地培训急救知识。

    急救方法不当落下“后遗症”

    5岁的男孩把塑料袋套在头上,因为一时取不出来,而窒息死亡;3岁的女孩在玩气球时,突然爆炸,破损的气球橡胶飞入口中,发生窒息;除了果冻,吃荔枝时,荔枝壳突然呛入气管,也险些导致窒息……

    烫伤、骨折和窒息成为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比例最高的三项。儿童医学中心李璧如副教授告诉记者:“临床上,不少父母在孩子发生险情后,往往措手不及,一时表现出紧张、惊慌,错过了急救最佳的第一时间;而不懂得正确的处理方法,比如:中毒后要先催吐,烫伤后应先冷敷等,还可能使得孩子落下终身遗憾或后遗症。”

    儿童医学中心统计显示,儿童意外伤害病例占急诊病例总数的比例已经从5年前的10%上升至14%。特别是最近一年半中,在近6000例意外伤害病例中,烫伤病例达到1800多人次,诸如“果冻杀人事件”等也屡屡发生。

    三成家长对意外伤害不清楚

    尽管儿童意外伤害已经成为0至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而且52%的意外伤害还发生在家庭里,但一项对1000名有0至6岁孩子的家长调查发现,在未接受培训前,33%的家长对哪些是意外伤害不清楚;只有50%的家长认为,意外伤害是0至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40%的家长对空饮料瓶装化学剂会威胁孩子没有清楚认识;只有62%的家长认为,孩子是不能一人单独留在家中的。

    交通大学新华临床医学院副院长陈敏怡告诉记者:“如果在幼儿园、托儿所、学校和家长中进行‘儿童居家安全、户外安全、交通安全、用药安全、常见意外伤害等紧急措施’等为主题的儿童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此类意外伤害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避免的。”

    据悉,是新华医院儿科继续教育学院首次对家长开展培训,其主要内容包括小儿常见意外伤害的救护、常见外伤、异物吸入、中毒、触电以及节假日容易发生的意外伤害等。

    常见急救注意事项

    1、如果孩子从楼上摔下,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微弱等,应首先考虑有颈椎损伤,所以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时,不能应用头后仰手法,而应用推下颌法;

    2、外伤后,如果发现肢体肿胀,但无骨折时,最恰当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冷敷;

    3、判断一氧化碳中毒,导致全身缺氧后的皮肤颜色应该是樱桃红色;

    4、小儿在浴缸里洗澡时,当水的高度超过6厘米时,如果家长离开,孩子就有溺水的危险。

更多中药材
  •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
  •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原文,总有不同的收获。而今整理其注解《伤寒论》的原文时,引起笔者深思的是论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对此一读而过,未引为重视。但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
  •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
  • 钟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张某,男性,65岁。2011年5月12日由家人护送来诊。患者素有泌尿系结石史,先后在湖南某医院历经3次碎石,但结石未能排出,双肾仍然积水。刻诊:患者脸色青灰,口唇青紫,神疲乏力,少言寡语,表情淡漠,时有恶心呕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