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鼋肉

    《中药大辞典》:鼋肉拼音注音Yuán Ròu出处

    《本草经集注》

    来源

    为鳖科动物

    原形态

    动物形态许"鼋甲"条。

    性味

    ①《食疗本草》:"微温。"

    ②《纲目》:"甘。平,微毒。"

    功能主治

    ①陶弘景:"补。"

    ②《食疗本草》:"主五藏邪气,杀百虫毒,消百药毒,续人筋。"

    ③《本草拾遗》:"主湿气。"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鼋肉拼音注音Yuán Ròu英文名Owen, Soft-shelled turtle as food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鳖科动物鼋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lochelys bibroni (Owen)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于江河、湖泊中。以死鱼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原形态

    鼋,背甲长33-47cm,宽32.5-41cm。头较小,软吻突极短,仅略凸出吻端,不到眼径一半。背甲近圆形,被革质皮肤,前缘及裙边光滑无疣,无纵棱。腹甲平滑,后叶较短,幼鼋背面嵴棱明显,裙边有疣粒。四肢不能缩入壳内。内侧3指、趾具爪,蹼发达,有栉状肤褶及腹棱;尾短,不露出裙边。背面橄榄色,具黄色斑点,腹面白色。幼鼋生活时带黄色。

    归经

    肝经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补虚强壮。主虚赢不足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功用同鳖甲,炙,浸酒,主瘰疬,杀虫,逐风,恶疮,痔瘘,风顽疥瘙。

    2.《日华子本草》:五脏邪气,杀百虫毒、百药毒,续筋骨。

    3.《本草图》:主妇人血热。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iān Yuán Lín Gài Jué英文名Marginate Microlep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碗蕨科植物边缘鳞盖蕨的嫩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lepia hancei Prantl采收和......
  • 拼音注音Bī Xuè Léi别名鼻血雷、鼻血莲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管花马兜铃Aristolochia tubiflora Dunn,以根入药。冬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用于胃痛;外用治毒蛇咬......
  • 《全国中草药汇编》:遍地金拼音注音Biàn Dì Jīn别名小疳药、雀舌草、痧子草、青鱼胆、肝炎草、蚂蚁草来源金丝桃科遍地金Hypericum elodeoides Choisy,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云南、广西。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中药大辞典》:遍山红拼音注音Biàn Shān Hónɡ别名暴牙郎、秤杆菜(《贵州民间药物》),满山红、三叶藤(《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尖子木的全株或根。夏、秋采收。生境分布生于山野、丛林。分布我国西南部......
  • 拼音注音Bì Qiào Jiānɡ别名樟柳头、广东商陆、白石笋、山冬笋、水蕉花、象甘蔗来源姜科闭鞘姜属植物闭鞘姜Costus speciosus (Koenig)Smith,以根状茎入药。四季可采,以秋末为宜,洗净切片,蒸熟晒干。性味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