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地震与灾害的应急与对策(四)

    2、救人原则

    (1)先近后远

    先救近处的人。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救。如果舍近求远,会错过救人良机。

    (2)壮大力量

    先救青壮年、容易救的人、医护人员、解放军等,旨在壮大互救力量。

    (3)安全第一

    始终要把安全放在首位,防止对被埋压者造成新的伤害。

    3、一般方法

    震后救人,要根据变化的环境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方法。

    (1)准确定位

    根据建筑物倒塌特点,判断被埋压者的位置。例如,建筑物倒塌以后经常形成一些“安全岛”,在这里有时可以找到遇险者;可用人工喊话、敲击、地震犬、被埋压者呼叫等方式寻找被埋压人员;也可请被埋压着家属、同事或邻居提供被埋压线索;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红外线探测技术、测声定位技术、光学目视探测定位技术、无线电测向定位技术等寻找;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被埋压人员位置。

    (2)扒挖技术

    当自己的亲人被埋压时,心急如焚尽在情理之中,但是在扒挖时千万不能鲁莽。例如,1966年3月邢台地震时,马兰一名群众用三齿挖父时,救人心切,不慎在其父亲头部砍出三个洞,其父当即死亡,亲人悲痛欲绝,血的教训十分深刻。

    注意:用工具扒挖时,当接近被埋压者时不得使用利器;扒挖过程要力求分清支撑物与埋压物,尽量保护支撑物;扒挖时尽早让封闭空间与外界沟通,以便新鲜空气进入;扒挖时如灰尘过大,可喷水降尘;扒挖过程中可将水、食物、药品递给被埋压者,以延长其生命。

    (3)施救技术

    先将被埋压者头部暴露,清除其口、鼻异物,再使其他部位露出。例如,唐山地震时的一名农家妇女,每救一人,只暴露其头部,然后再救别人,结果她在不长时间内救活数十人;对于头部暴露后不能自行脱险者,要在暴露全身以后再抬救出来,不可强拉硬拖。

    (4)护理技术

    对于在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应蒙上眼睛,以避免强光刺激;缓慢呼吸新鲜空气;缓慢进食进水:避免被救人员情绪上过于激动。

    (5)搬运技术

    对于重伤员,应送往医疗点救治;对于骨折、危重伤员,要有相应的护理措施。

    三、避震要则

    当人们生命面临着巨大威胁时,强烈的求生欲望将会支配人们作出各种应急反应。至于如何避震,由于情况复杂多变,不可能有固定的方法、一成不变的模式。下列原则可以参照:

    1、避震地点

    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选择。但不能一概而论,要在比较中选优。

    如果居住在不坚固的平房,遇到白天发生的地震,室内又没有避震空间,距房门很近,室外开阔且安全,一般选择室外避震;反之,如果居住在坚固的楼房,恰逢夜晚发震,室内又有避震空间,人距房门远,室外不开阔或不安全,则应选择室内就地躲避。

    古人的避震经验,值得学习借鉴。例如,经历了1556年陕西华县8.5级地震的进士秦可大在《地震记》中描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其意思是,地震突然发生时应在室内“伏而待定”,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2、避开人流

    因为在各种场合,人流容易乱挤乱拥,可能遭到意外伤害。为防止在人流中摔倒,可以把双手交叉于胸前,用肩、背顶住外部压力,随人流而动;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如果万一摔倒在地,不要追究责任,要立即爬起来。

更多中药材
  • 这样一种症状,那么这样的人群其实现在太多了,我告诉大家,凡是这种消化系统疾病,无一例外全是吃出来的,要么你吃的少得病,要么你吃的多还得病,再者你不按时吃也得病,消化系统疾病,都是吃出来的。胃强脾弱,临床表现就这两大症状。胃强,这种强,其实是......
  •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的女性患者,她被诊断为左乳的恶性肿瘤,这次来诊,她告诉我现在左乳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之后,已经是一年十个月了。这次来主要目的胸胁部还是有一些胀痛的感觉,而且就是感觉这种刀口的一个疼痛部位非常的固定,而且疼痛的非常明显,已经影......
  • 这位患者是一位中年的男性患者,他来找到我的时候,就是因为这种过敏性鼻炎发作了。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每天早晨起来就会打喷嚏,流鼻涕,有的时候是清水样的,有的时候表现这种淡黄色的,这几天症状比较严重了,鼻子虽然通气儿,但是总感觉有一些不通畅的感觉......
  • 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医有一部经典《黄帝内经》,它所谈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人体的五脏六腑有问题,有疾病,它都有可能引发咳嗽的症状,不单单是肺脏的问题才引起咳嗽。那么在临床的工作当中,我跟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有很多患者......
  •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已经83岁高龄了。说起这位患者她真的是我的一位铁杆粉丝,因为在近两三年,她每年都要好几次来找到我进行口服中药来调理身体,现在她状态非常不错,每天都能够生活自理,活动,锻炼都非常的自如。当时这位老者来找到我的时候,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