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婴儿期与幼儿期宜忌原则

    婴儿时期与幼儿时期,各有其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婴儿期或称乳儿期,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较快,对热能、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需要量相对较多。但此时期婴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胃容量很小,胃壁肌肉不发达,机能较弱,肠壁较薄,渗透性好,肠内的病毒极易透过肠壁进入血液,造成感染。婴儿体内各种营养素的储存有限,其中铁、钙、维生素D、维生素K、叶酸等尤易发生缺乏。1岁以后,进入幼儿期,身体生长速度比婴儿期减慢,但消化功能增强了,又有了一定的咀嚼能力;由于能直立和行走,活动量增大,肌肉发育较快,骨骼也变得坚硬。1岁幼儿每天需要热量4200焦,3岁时可达5400~6300焦,所以幼儿膳食中应有足够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

    宜忌原则

    由于生理特点不同的缘故,婴儿期无咀嚼能力,所以宜吃乳汁或液体流质食物,6个月以后的婴儿,还宜添加松软如泥的辅食。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增加很快,出生半个月后,宜加维生素D或鱼肝油;1~2个月宜开始添加鲜果汁、绿叶菜汁,以补充维生素C;3~6个月后,宜补充造血的主要原料铁质,可采用添加鸡蛋黄粉的办法来补充;7~12个月婴儿,营养宜丰富多彩、扩大辅食范围,宜增添一些瘦肉糜、肝末、碎莱、果汁、米粥、烂面条、面包、饼干、豆浆、鱼末等。忌吃生冷、坚硬、不洁、变质的食物,忌食多糖(淀粉)之类婴儿难消化的食物。幼儿期消耗量逐渐增加,消化能力也逐渐增强,故幼儿营养宜丰富,每天宜吃些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配合食品,宜粗粮细粮搭配,宜荤菜素菜搭配。婴幼儿均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黏糯难消化食物,忌吃零食甜食。

更多中药材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
  •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是冠......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王某,女,41岁。2009年9月13日初诊。腹痛泄泻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时带有黏连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胸闷腹胀,嗳气少食。腹部触之,脐上有索条状块物,时有低热。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
  • 沈知行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施仁潮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灵活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其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痛风的经验介绍如下。论发病,重“热血得寒,瘀浊凝涩”元代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就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