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节日谨防“美味综合征”

    逢年过节,常可见到有些人在饮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突然出现头晕脑胀、眼球突出、上肢麻木、下颌发抖、心慌气喘、心动过速、脉搏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增高等一系列症状而到医院就诊。近年来,营养学家和医学专家研究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现代“文明病”,是因为食用美味佳看过量而引起的“美味综合征”。大量的临床统计资料表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美国内科医学专家赫曼·考茨克通过对1000余例病人的临床统计分析和理化检验结果证明,在病人食入的鸡、鸭、鱼、肉等鲜味食品中,含有丰富的麸酸钠,它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可大大刺激人的味觉,进入人体后可分解为谷氨酸和酪氨酸等,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有毒、有害物质,随血流到达脑部后,干扰大脑种经细胞正常代谢,使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因此导致述一系列症状的出现。临床实践表明,食用此类鲜味食品越多,病人的症状越严重。如果一次摄入的麸酸钠总量达5克时,便有轻度症状出现;若一次摄入的总量超过30克时,即可出现重度症状。

    预防节日“美味综合征”的关键是防止暴饮暴食。对美味佳肴应以品尝为主,一次不宜吃得过多、过饱,以防增加胃肠负担,诱发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胆囊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其次是在烹调菜肴时,可不加或少加味精,以防麸酸钠超量,使症状加重;还要多吃些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促进胃肠蠕动,加快体内毒害物质的排泄过程。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也不必惊慌失措,轻者休息一下即好,症状重应及时就医,以防延误。

更多中药材
  • 晒太阳晒背。背部呢有督脉,督脉是“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反应脑,髓,肾的功能。晒太阳可以振奋督脉经络,帮助我们温通气血,对身体养生很有帮助。......
  • 《医学新语》记载啊,中医治病八大原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可见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发汗,我们常见的风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热就退。汗法还有消肿透疹,去风湿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发汗呢,以汗出邪去为目的,过汗则伤津耗气,所......
  • 《三因极》讲,人得病有一个常见的病因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怒则气逆,恐则气下。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啊,消化功能异常,要么呢喜欢暴饮暴食,要么呢不想吃饭......
  • 黄帝内经讲呢,“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说夏季啊,要保持我们心情愉快,切勿发怒,使精神之华英,适应夏气,否则呢,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我们心脏,到秋天呢,容易发生疾病。......
  • 教大家一个方法,用30到50克黄芪加适量的水,用黄芪煮出来的水再用来煮大米,黄芪是大补元气的中药,它能补气,所谓气呢,是一种能量,气不足的时候啊,就疲劳,耐力差,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黄芪水煮粥煮饭,连着吃一周,一般气虚的人就会感觉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