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赤小豆利水解毒散血肿

    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

    赤小豆别名红豆、红小豆等,出于《神农本草经》,为清热利水、散血消肿的常用药物。

    古时人们认为赤小豆能防疫,于是在端午节将赤小豆裹粽佐食。《神农本草经》说:“赤小豆可消水肿。”《名医别录》说赤小豆:“治泄泻,利小便。”《孟诜本草》说赤小豆:“治脚气。”民间用赤小豆与薏苡仁一起煲糖水,以利暑湿。日本人认为,小豆是富含维生素B的食品,所以多数点心是用赤小豆泥做成的,颇受大众欢迎。

    赤小豆药理研究

    赤小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核黄素,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赤小豆药膳

    赤小豆粥 赤小豆50克,温水浸泡2~3小时,加水先将赤小豆煮烂,再加入粳米50克,共煮为稀粥,加入适量红糖调味。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此粥健脾胃、消水肿、利小便、止泻痢、通乳,适宜于乳汁不通或产后浮肿尿少等症,也可用于老年肥胖症见手足浮肿、小便不利、大便稀薄等。

    赤小豆冬瓜汤 赤小豆50克,冬瓜500克。将上两味加水两碗,煮沸20分钟,少加盐即可。每日服用2次,食瓜喝汤。

    此汤利小便、消水肿、解热毒,适宜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尿少者。

    赤小豆鲤鱼汤 赤小豆100克,鲤鱼1条(约1000克),生姜5片。鲤鱼去鳞,去内脏;赤小豆、生姜洗净。将全部用料放人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煲2~3小时,调味温服。

    此汤健脾补气、利水消肿,用于妊娠水肿或脾虚水肿,现用于肾炎水肿或营养不良性水肿。

    养生经验方

    腮腺炎方 赤小豆50~70克,研成细粉,醋调后敷于患处,治疗腮腺炎、乳腺炎早期或小儿丹毒、痄腮、背烂、火丹等。

    三豆汤 赤小豆、白扁豆、黑豆等量,三味共煮,食豆喝汤,主治脚气病。

    赤小豆消肿方 赤小豆30克,车前子15克(外包煎),通草5克,槟榔10克,每日煲汤3次,随意饮之。此方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形体肥胖、四肢郁胀或下肢按之凹陷者。

更多中药材
  • 打呼噜是一种疾病,打呼噜比较多的是胖人,因为好多胖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噜。打呼噜就是我们睡觉时,坐着时气道是通畅的,躺着时腺样体盖住气道了,轻的话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话,我们医学上叫睡眠障碍综合征,严重的人睡觉的时候都能憋醒......
  •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
  •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六经辩证,对某些经络有问题的疾病,我们可以使一些引经药物,使得这个药物达到我们针对的经络效果更好一点。一般的老中医开化药药引,大枣啊,生姜,还有葱白。这个生姜呢,主要是一个可以佐治我们的方子中的寒凉的药物啊。大枣呢,其实......
  • 姜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剂,殊不知姜对于手脚冰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脚容易凉,不妨在做菜煲汤的时候多放点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没有糖尿病的话,还可以放些红糖与生姜一起煮,经常饮用可以起到缓解手脚冰凉的作用。还可以采用生姜1两+......
  • 一、脚气频发,体内湿气太重的时候,湿气容易聚集在身体的下部,湿气重的时候,体内的湿邪就常沿着经络下至足底的部位,从而引起脚气病。二、便溏如水,湿气重的人大便的形态一般都不正常,夹带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烂软如泥,气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