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去火药需对症服用

    春季气温回升,多风干燥,人体阳气开始上升,一旦工作紧张,休息不好,很容易上火,常常表现为咽喉干燥不适或疼痛、唇舌肿痛、口舌生疮、口臭、鼻腔干燥、眼红干涩、大便干燥、小便色黄等症状,许多人习惯到药店买去火药服用。中医认为,春季上火属于“热证”范畴,但有实热证和虚热证之分,所以,去火药也需对症服用。

    中医认为,实热证应该予以清热泻火、解毒消肿,常选用的中药有大黄、黄连、黄柏、黄芩、石膏、蒲公英、大青叶、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北豆根、知母等。而虚热证,治疗上应该予以滋阴清热、解毒消肿,常常选用的中药有天冬、麦冬、玄参、生地、百合、沙参等。实火中,如为外感风热证可选用双黄连口服液;热毒壅盛时,可选用清热解毒口服液;上焦风热,或三焦热积、心膈烦热等证,可选用黄连上清丸、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胃火较盛,可选用牛黄清胃丸;下焦有火时,可选用龙胆泻肝丸、栀子金花丸等。虚火中,若为肺阴虚所致咳嗽,可选养阴清肺丸、百合固金丸等;肾阴亏虚可应用知柏地黄丸等。

    不可过量使用寒凉药物,否则会损伤脾胃,尤其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严重慢性病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上火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另外,上火时还需注意调节饮食,尽可能避免进食如羊肉、狗肉、鹿肉、火锅、酒及辛辣刺激性食品,可进食诸如苦瓜、苦菜、黄瓜、芹菜、芥蓝、西红柿等新鲜蔬菜,喝一些牛奶、苦丁茶、金莲花茶、菊花茶等,多吃些如苹果、梨、草莓、葡萄等新鲜水果,有助于养阴清火。(原载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慧敏)

更多中药材
  • 打呼噜是一种疾病,打呼噜比较多的是胖人,因为好多胖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噜。打呼噜就是我们睡觉时,坐着时气道是通畅的,躺着时腺样体盖住气道了,轻的话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话,我们医学上叫睡眠障碍综合征,严重的人睡觉的时候都能憋醒......
  •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
  •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六经辩证,对某些经络有问题的疾病,我们可以使一些引经药物,使得这个药物达到我们针对的经络效果更好一点。一般的老中医开化药药引,大枣啊,生姜,还有葱白。这个生姜呢,主要是一个可以佐治我们的方子中的寒凉的药物啊。大枣呢,其实......
  • 姜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剂,殊不知姜对于手脚冰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脚容易凉,不妨在做菜煲汤的时候多放点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没有糖尿病的话,还可以放些红糖与生姜一起煮,经常饮用可以起到缓解手脚冰凉的作用。还可以采用生姜1两+......
  • 一、脚气频发,体内湿气太重的时候,湿气容易聚集在身体的下部,湿气重的时候,体内的湿邪就常沿着经络下至足底的部位,从而引起脚气病。二、便溏如水,湿气重的人大便的形态一般都不正常,夹带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烂软如泥,气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