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夏季儿童常见皮肤病的中医防治

    夏季紫外线照射增多,空气温度及湿度增高,各种昆虫细菌繁殖迅速,是皮肤病高发季节。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皮肤菲薄,皮下血管丰富,皮肤组织结构尚未完全成熟,抵抗力低,更易发生皮肤病。

    江苏省中医院儿科李妮副主任医师指出,应加强夏季婴幼儿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痱子 夏季温度高,宝宝头上、脸上、腋窝、胸背等处出现成片的小水疱或红色尖头小丘疹,伴有轻度灼热感及刺痒,重者因汗孔感染可以出现脓头痱子。

    预防方面,首先要让宝宝生活的环境阴凉通风,减少出汗,如有汗应尽早擦干;要让宝宝穿着宽松透气吸汗的棉质衣服,有汗湿应及时更换;适当吃清凉解暑的饮料和新鲜瓜果;睡觉时多翻身,保持皮肤干爽;洗澡不能用冷水,冷水会使汗孔收缩,加重痱子,也不能用太热的水,会使皮肤充血,加重刺痒不适感,应用温水洗澡,适当滴一些花露水、宝宝金水、十滴水等止痒消痱。

    虫咬性皮炎 小儿皮肤耐受性差,被蚊叮虫咬后反应更大,可以出现丘疹、红斑,甚至水肿、瘀斑,预防的办法是用蚊帐纱帘之类隔绝蚊虫,也可用蚊香、驱蚊剂。出现虫咬皮炎后可视症状外搽止痒、消肿、解毒等药物。

    疖肿 皮肤毛囊及周围组织被感染而致局部红肿热痛,出现疖肿包块,继而组织坏死,中间酿脓形成表皮脓头,成熟后疖肿变软,脓头破溃出脓,疖肿逐渐消退、疼减。

    预防的方法主要是保持皮肤清洁。中医药治疗有独到之处,疖肿才起时外敷消肿止痛的中药膏,成熟时可以外敷拔毒排脓的中药膏,破溃脓净后外敷生肌收口的中药膏,并可配合服清热解毒的中药,如多个疖肿可加用抗生素,脓肿形成也可切开引流,注意不要随便挤压疖肿,以防细菌入血扩散感染。

    日光性皮炎 也是小儿常见夏季皮肤病,为户外活动皮肤暴晒紫外线灼伤而致,3~6小时后出现症状,皮肤大片红晕、灼痛,严重者出现水疱,甚至脱皮,防治的方法是避免被暴晒,也可涂防晒油,户外活动应在上午10:00前或下午16:00后进行,出现症状可在局部涂一些止痛清凉的药膏。

    脓胞疮 为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一般是宝宝有痱子、虫咬皮炎等问题后用不干净的手抓挠导致表皮溃破感染,表现为一片一片疱疹,为黄色黏液或脓性破溃后流淌,形成脓痂,因其具有传染性故往往越长越多,但最后痊愈不会留下疤痕,预防措施主要是不和患病小朋友接触,不要去潮湿不干净的地方,治疗主要用抗生素,外搽内服,尽早治疗,以防扩散感染。(摘自中国中医药报冯 瑶)

更多中药材
  • 一、带气睡觉。中医认为,过度生气会导致体内气血紊乱,造成气机淤积,身体气血一旦失调,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睡前心情要尽量保持平和。二、懒觉。中医认为久卧伤肝,尤其早上是阳气生发的时候,这个时候睡懒觉对健康是不利的。三、饭后立即睡觉容易加重......
  •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会把红豆和赤小豆弄混,其实这两种豆子还是有区别的,无论从外形还是功效上,两者都不太一样。红豆圆而大,常常用作食材,具有化湿补脾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比较实用。而赤小豆扁而小,常用于入药,具有利湿消肿,清热退黄的功效,......
  • 罗汉果大家应该都熟悉,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有些人咳嗽,咽痛或者便秘死都习惯用它来泡水喝。但我们要注意,罗汉果味甘性凉,对于脾胃虚寒者并不适合使用,大家一定要记住。......
  • 中医认为,肥胖都是由脾虚所导致的,脾胃虚弱会导致身体水湿运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湿气重便由此而来。而湿气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腻食物吃多了又反过来造成身体痰湿过重,从而发胖。不仅如此,湿气重还会加重身体运化不畅,体内废物损失无法排出,就容易出......
  • 每一种药物最好都要错开,不同的西药之间服用的话,有些像解抗的药物,我们就错开服用,错半小时。中药西药之间,我们服用的话,尽量错开个半小时会好一点,以避免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