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重温“中医要独立发展”

    我1984年开始读博士,业师董建华教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每年都为中医发展呼吁,其基本观点是“中医要独立发展”。如果按照董老说的那样“独立发展”,20年后的今天,中医会是什么样子?

    我跟董老读了3年博士,又跟他抄了两年方,5年时间里,我亲眼所见董老从来不用一点西药,治愈了许多西医治不好的疑难杂证,使我亲身体会到中医确切的临床疗效,也增加了我立志坚持中医临床的底气。

    来到广安门医院后,我在内三科(心肺科)按董老的思路进行了临床实践,历时13年。其间,我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心脏内科一年,又去日本兵库医科大学和九州大学医学部进修心身医学内科。这使我能了解西医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方法,让我的中医临床研究做到了知己知彼。

    经过进修学习西医,我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如心身性疾病、器官神经证、疑难杂证和亚健康状态等,这些都是中医的优势病种。

    中医应该像董老讲的那样独立发展,这样才能提高疗效,增强自信,有所作为,有为才有位。

    中医院目前的问题是中药使用率偏低,西药占了70%,而中成药和汤药仅占30%。这主要是源于中医院的办院思想出了偏差。中医院应该是继承和发展中医的临床基地。但中医院的门诊设置和病房设置基本上是与西医医院接轨。以中医内科为例,中医内科下分为心血管科、消化科、呼吸科、肾病科、血液科等三级学科,诊断上完全按西医的辨病再加上中医的诊断;治疗上完全按西医的常规再加上中药治疗。这样,治疗效果肯定是有,因为是西医常规治疗,而中药有效无效说不清楚。

    目前,中医内科问题最大。因为内科分化得太细,这有利于西医的局部医学的发展,不利于中医整体观的发展,不利于各种学派的争鸣。所以中医停滞下来了,中医内科西化了,优势特色消失了,变成二、三流的西医内科附加一点中药了。过去的老中医也没有了科室,随着年事已高,也自生自灭了。

    应借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方法,首先要按中医的理论方法看病,建一些示范科室,逐渐普及推广。

    我们医院的中医心身医学科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建科6年来,我们单纯用中药汤剂治愈了大量的心身疾病、亚健康状态以及一些疑难病患者。其中多为“三水病人”(即西医院治不好,中医专科治疗疗效仍不好,“第三水”来到心身科),还有许多“三老病人”(老板、老总和“老九”,即行政官员、企业家和知识分子)。6年的实践使我们对中医充满信心,专家和科室的知名度也大大提高,成了医院里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得最好的科室之一。

    “三水病人”中的“三老病人”这一群体是最疑难的病人,他们往往既经过高级西医各专门科室诊治,又经过高级中医各专门科室诊治。这些病人政治地位高、经济条件好、知识水平高,经过我们的治疗,他们个个都非常相信中医,敬佩中医,他们认为中医是科学的,中医应该独立发展,中医应该发扬光大,中国应该为有中医这门科学而自豪。(摘自健康报 编辑:祁芳 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赵志付)

更多中药材
  • 火龙果,英文Pitaya,又叫红龙果、玉龙果、黄龙果。原产于中美洲热带。火龙果具有很高的价值,集水果、花蕾、蔬菜、医药优点于一身。它富含维生素B1、B2、B3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花青素,并含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预防......
  • 杏仁,口味有很多种,有甜的,也有苦的,但是有些人因为喜欢吃苦的杏仁,而不注意它的用量,结果出现苦杏仁中毒,杏仁中毒 ,病名,因误食苦杏仁过量出现中毒症状者,见《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证见无发热或体温不足,昏迷,惊厥,呕吐,瞳孔散大,可迅速死亡......
  • 杏仁这种东西我们大家应该都喜欢吃吧,杏仁的吃法也是有很多的,比如我们在早上磨豆浆的时候,就可以放上一些杏仁,会让豆浆的味道变得非常的醇厚,而且香味十足,另外在熬粥的时候也是可以放上一些杏仁的,不过吃杏仁也是需要注意很多的,那么杏仁的食物相克......
  • 现在有很多孕妇在选择生孩子的问题上,都选了顺产,因为顺产比较好恢复,而且还不会留疤,最主要的是能够感受母亲当年生我们的痛楚和幸福感,但是顺产的宝妈们因为非常的辛苦,消耗了大量的体力,所以在生完孩子之后,就需要补充营养了,那么产妇可以吃虫草花......
  • 现在的人们是越来越注重养生这一方面了,尤其是中老年人,为了自己的身体会出一些补品或者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东西,但是大多数的保健品本身含有的成分是有很多种的,比如有的保健品就含有虫草花这个成分,虫草花并不是适合所有的人的,那么不能吃虫草花的人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