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青麟丸

    《中药成方配本》:青麟丸处方

    大黄10千克 黄柏250克 黄芩250克 猪苓250克 赤苓250克 泽泻250克 木通250克 车前子250克 米仁250克 粉萆薢250克 生侧柏250克 玄参250克 广皮250克 薄荷250克 制香附250克

    制法

    上药除大黄外,煎汁去滓,将汁拌大黄蒸黑晒干,将蒸余之汁加黄酒2.5升,再拌大黄,蒸三小时晒干;将锅内余汁拌大黄,再晒干研末。每500克净粉用白蜜120克,炼熟化水泛丸,如椒目大,约成丸9.5千克。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治湿毒疮疡,目赤口碎,头痛齿痛,二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日二次,每次3克,开水吞服。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现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人民卫生出版社):青麟丸组成

    当归、生地黄、黄柏、连翘、薄荷、橘皮、青盐、石斛、猪苓、茯苓、玄参、牡丹皮、地骨皮、薏仁米、泽泻、车前子、知母、侧柏、木通、甘草、鲜藕、甘蔗、韭菜。

    用法

    上药煎汁,拌蒸大黄至黑,制成丸剂。每服1~3克,每日1~2次。

    功效

    清泄湿热,通利二便。

    主治

    胃火旺的口臭,头痛;或湿热中阻,腹胀,大便失常;或湿热下注,小便淋痛,以及黄疸、痢疾、皮肤湿疹等病证,症见舌暗苔黄或黄腻脉滑或滑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燥热便结型肛裂。

    肛裂(经验):本病是肛管下端的慢性梭形溃疡,肛门周期性剧烈疼痛是其特点。对于新形成的肛裂未角化的燥热便结型以清宁丸每次6克,每晚1次口服。裂口可用京万红、鱼肝油、氧化锌等软膏,也可用消毒生肌药水棉块镇压裂口,或肛门内外敷消炎止痛药,一般3~7日可愈。(《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3年第3期)

    方解

    此方以滋阴泄热渗湿,使三焦湿热分走二便。方中无“硝、黄”之软坚攻下、亦无“枳、朴”之通腑泄热。二便若燥热不甚,或药后通而不爽者,用之通腑缓下,存津补液以免再秘。如湿热中阻之黄疸、痢疾则需中病即止,以免苦寒伤胃。

    方歌

    青麟丸将热秘通,通而不爽须缓攻,缓攻之法防再秘,大黄再加诸药蒸。

    摘录现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人民卫生出版社)
更多中药材
  • 《袖珍》卷一:不二散处方人言1两(为末),飞面4两(与人言用水和软饼,锅内焙干为末),白扁豆末2两,细茶末2两。制法上同和匀。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小半钱,已前半日,用温茶调下,再用水荡下。注意忌酒、面、鱼等。摘录《袖珍》卷一《外科方外......
  • 《经验秘方》卷下:不二膏处方金石斛16两(去根,洗,切片),乳香4两8钱(去油),真川贝16两(去心,研),没药4两8钱(去油),明天麻6两8钱(洗,切片),甘草6两4钱(洗,切片),巴豆肉5两4钱(去油,研)。制法上用大麻油12斤,浸药数......
  • 《青囊秘传》:不二饮处方西丁1钱,靛花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结毒咽烂。用法用量凉水调服。摘录《青囊秘传》《古今医鉴》卷五:不二饮处方常山2钱,槟榔(雌1钱,雄1钱,尖锐者为雄,平秃者为雌),知母1钱5分,贝母1钱5分。制法上锉1剂。功能......
  • 处方绿柳树根皮、川椒等分(炒燥,取净末4两),枯矾1两,全蝎5只(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血风癣虫,坐板疥癞诸疮。用法用量猪板油调搽。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 处方黄丹1两,百草霜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久疟。用法用量新汲水五更服,用水不多。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