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管理民间中医重在保真打假

    “管理民间中医重在保真打假,不能因噎废食,不要一刀切了事。”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名誉会长王雪苔教授在日前召开的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谈了他对当前民间中医诸多困扰的看法。

    王雪苔认为,中医药与西医药不同,它不是来自实验室,而是直接来自于临床实践,这些经验都经历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应尊重这一特殊规律。当前民间中医药的特点是:多具有简、便、验、廉的特色;其经验不愿无偿交给他人,因而时时有失传之虞;真假混杂、粗精共存,给管理带来困难。因此,民间中医面临不少尴尬:对家传师承中医药人员的准入门槛过高,把一技之长的中医药人员拒之门外;不加区别地要求公开所有处方,对内部制剂限制过多;少数见利忘义之徒败坏了民间中医药的名声。

    他建议,应向社会普及简、便、验、廉的民间疗法,卫生管理部门应按照中医药学的特点和规律制定管理办法,重在保真打假。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应把发掘、验收、开发民间中医药列入自己的工作范围,并建立合作监督机制。(健康报记者刘燕玲)

更多中药材
  • 很多人怕冷,手脚冰凉,在中医体质学说上称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更多一些。艾灸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
  • 例如清淡饮食就是水煮青菜,荤腥不吃、油盐不进等极端做法,非但不利于营养均衡,还会导致体质下降,让人更容易被疾病侵扰。清淡饮食的一个标准是少油、少糖、少盐忌重口味,以及尽可能多的采用蒸的方式烹饪。......
  • 夏天湿气重,气候是一个大因素,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去湿,湿气还源源不断呢?甚至在干燥的秋季也是湿气满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脾胃比较弱,运化能力不足,很多食物进入身体没有变成气血精液,而是变成痰湿。所以对于脾虚的人而言,在祛湿的同时还要健脾......
  • 预防湿气加重,这三种食物一定要少吃。一、甘味的食物。干入脾,虽然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因此,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桔子、葡萄、菠萝等,还有山药、红薯等健康食材也要注意吃法和适量使用。二、生冷的食物。天气逐渐......
  • 日常饮食要根据体质掌握好大方向,比如寒性体质要多吃温性和平性的食物,那么是不是虚寒体质都不能吃凉性的食材呢?不能这么绝对,可以适量吃一点应季的食材来调和气候对于身体的影响。比如夏天吃点空心菜,冬瓜,丝瓜清热解毒,可以加入生姜,蒜甚至胡椒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