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扶持民族医不能只喊口号

    看了某报头版刊登的“大力扶持中医民族医”的报道,笔者心里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句话我们已经喊了几十年了,可是具体的行动有多少呢?笔者以为,要真正体现国家对民族医的扶持,应该有切实可行的政策。主要问题在以下几方面:

    中医民族医的执业医师准入问题 据笔者调查了解,少数中医,尤其是民族医由于历史的原因,祖传师承的教学方式,使他们在疑难杂证的治疗上有一技之长,有的甚至身怀绝技。这些人大多对中医怀有深厚的感情,属“铁杆中医”之列。但现行的执业医师法却将他们拒之门外。笔者以为,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构建和楷社会,应该不拘一格把这批人纳入执业医师范围,用他们的特长为人民群众服务。如果怕口子开大了鱼龙混杂,国家可划定一个界限,比如年龄在45~60岁之间,已经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职称,但无正规学历,确有一技之长的中医、民族医,就应该让其执业。这样还可以清理那些打着中医民族医旗号非法行医的游医。

    中医民族医的制剂问题

    中医民族医千百年来形成了人脉、医脉、药脉这三脉一线,构成了中医民族医的制剂——膏、丹、丸、散、酒、水这几种剂型。而现行的政策又不允许自制制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医民族医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具有多年民间使用基础,价廉物美深受农村患者欢迎的自制剂,正在走向消亡。希望国家药监部门制定符合中医民族医自身发展的自制剂政策,促进中医民族医的发展壮大。

    中医民族医的技术成果推广问题

    中医民族医,长期工作在基层、农村,他们在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多中医民族医在继承、总结老一辈行医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刻苦钻研,呕心沥血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可是由于缺乏资金,缺乏宣传,缺乏包装,要想进入市场真比登天还难!这也使得民族医在治疗疑难病方面的一些新成果不能及时受惠于患者。国家应该组织一批人对这些成果进行登记审核,对确有价值的成果进行开发。

    中医民族医的职称及名医评选问题

    某报载,民间剪纸艺人评上了副高职称,可喜可贺。但作为世界传统医学的中医民族医却没有这样的殊荣。我们现行的政策对中医民族医存在严重的漠视与偏见。经常见报载,某西医出了成果破格由助理医师提升到主治医师,主治医师出了成果可以破格提为教授。而民族医出了成果,却没有这样的待遇。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进行过民族医的名医评选活动,对中医的名医评选活动倒是有过几次,但都规定在国营医院进行,而民间的、个体的中医民族医无缘参选。2005年,四川省组织了一次评选名中医的活动,规定不唯职称、不唯学历、不唯职务等,可最终评上的仍然是国营医院的教授们。

    以上几点,是笔者多年来在调查走访中所看到的、听到的,现归纳起来,给中医药立法提供一点参考。(摘自健康报编辑:祁芳 作者:群卫)

更多中药材
  • 需要煎熬的中药都建议尽可能在熬之前先泡10到2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中药材因骤然受热,使其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细胞壁变硬,从而不利于水分渗入和有效成分析出,造成药效降低。......
  • 很多学中医的可能知道中医有个病名叫虚劳,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专门有个血痹虚劳病,喜欢中医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虚劳就是身体很虚,常年的虚亏,五脏都虚,叫虚劳。这个劳不是指的劳动,不是指的累,而是指的身体很弱的情况下,中医叫虚劳病。那这个“怯”呢......
  • 第一怕,怕你不运动,缺乏运动几乎是现代社会打工人的一种常态问题,那么脾虚为什么要运动呢?因为我们脾在中医上来说,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时很少活动,那么我们的脾胃又怎么可能强壮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运动。第二怕,怕你太压......
  •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阴虚简单的说就是火旺,虚火旺盛,有了虚火会有什么表现呢?最常见的就是口干口渴,平时总是爱喝水,然后就会出现潮热,盗汗,有的病人严重的时候啊,一觉醒来,汗水把整个的头发全部都打湿了。还有就是五心烦热,这里的五心指的是......
  • 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中医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望面色,望形体,望舌苔,望舌质,舌下络脉可以帮助中医对患者进行辨证,我们说舌为心之苗窍,这就说明通过舌相可以看出心脏的一些病态反应,特别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这样一个苗头。通常来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