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五淋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淋散处方

    赤茯苓六两,当归(去芦)、甘草(生用),各五两;赤芍药(去芦,)、山栀子仁,各二十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热淋便血,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五淋散别名

    山栀子汤(《鸡峰普济方》卷十八)。

    处方

    木通(去节)滑石 甘草(炙)各180克 山栀仁(炒)420克 赤芍药 茯苓(去皮)各250克 淡竹叶120克 山茵陈(去根,日干)60克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通淋化浊。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尿少次频,脐腹急痛,作止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尿有砂石,或尿淋如膏,或热淋尿血。

    用法用量

    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五淋散处方

    赤茯苓180克 当归(去芦)甘草

更多中药材
  • 别名半夏汤处方半夏16分(汤洗10度),木通16分,前胡6分(去头),旋覆花5分(去萼称),陈皮6分(浸,去白),槟榔6分(生杵,煎汤药成膏后斟酌入),官桂5分(去粗皮),枳壳5分(麸炒),茯苓6分,白术6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胃冷有酸,......
  •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半夏熨方处方半夏 生姜、芎藭各30克 细辛90克 桂心20克 乌头10枚制法上六味,哎咀。功能主治主小儿解颅不合,羸瘦色黄,至四五岁不能行。用法用量以淳苦酒1升浸一昼夜,煮三沸,绞去滓,以绵一片浸药中,适寒温,以熨囟上......
  • 处方半夏半升(制),生姜4两,麻黄3两(去节),前胡3两,泽泻3两,竹叶1升,细辛3两,枳实3两(炙),杏仁3两(去皮尖)。制法上切。功能主治上焦气不续、胸膈间厌闷,饮食先吐而后下。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分3服。注意忌羊肉、饧、......
  • 处方桂枝、半夏、茯苓、桔梗、米仁、骨脂、干姜、泽泻。功能主治少阴伤寒,咽痛,下痢,脉沉细,舌白不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喉科家训》卷二......
  • 处方半夏2两,生姜1两半,大黄2两。功能主治反胃,邪实呕吐,便秘可下者。用法用量水5升,煮取3升,分2次温服。摘录《准绳·类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