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春季如何应对百病易发

    我国盛行季风气候,尤其在春季,冬夏季风转换交替,冷暖气流相互争雄,你进我退,因此,天气忽冷忽热,乍阴乍晴,变化无常。种多变的天气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正如俗语所云:

    百草回芽百病易发

    感冒若不注意医治,感冒可加重对心脑血管的损害而诱发中风。据统计,30%以上的中风病人在发病前患过感冒。感冒还可继发肺炎、心肌炎、风湿性炎症和急性喉炎。

    过敏春回大地,百花盛开,一些人对各种花粉过敏,可发生鼻痒、喷嚏、胸闷、哮喘和皮炎等。

    心脑血管病由于早春的气温和大气压的变化比较大,易导致人体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毛细血管收缩,血凝时间缩短,血液变稠。由于老人血管硬化,难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因此容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病。

    精神病天气的变化可导致人的情绪波动。据统计,在春季,精神病发病率占全年的33.5%。

    小儿抽搐症由于冬季昼短夜长,日照少,阳光弱,小儿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不足,可影响体内钙、磷的吸收,从而出现惊厥、抽搐等症。

    猩红热在我国北方,每年3月中旬即停止供暖,人们开窗通风有所减少,加上此时正值猩红热的高发期,如果防护不当,小儿很容易罹患本病。若治疗不及时,可继发风湿病和肾炎,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

    春季如何自我防护

    ①随时收听天气预报。对天气变化可做到胸中有数,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②早睡早起。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们新陈代谢日渐旺盛。早睡早起并舒展四肢形体,在庭院中信步漫行,吐故纳新,能顺应春阳萌发的自然规律。

    ③避雾露沙尘。雾露沙尘以春季居多。在大雾天气里,人们应减少开窗,外出时宜戴口罩。由于风天里空气干燥,人们应注意室内保湿和皮肤保湿。

    4合理安排膳食。春季宜吃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多矿物质的食品,如鱼、豆制品、大枣、牛奶、新鲜果蔬,每天饮水6~8杯,可适量饮茶。

    ⑤春捂。不宜过早脱掉冬衣,尤其是老人及小孩。

    ⑥定时开窗换气。

    ⑦郊游。人们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宜外出郊游赏春怡情。

更多中药材
  • 一,糖尿病肥胖引起的最常见的是糖代谢异常。体重增加后,脂肪含量增加,胰岛功能相应下降,胰岛素降糖能力下降。因此,身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补偿这种能力的下降。临床上称这种状态为胰岛素抵抗。当身体的补偿功能不足以弥补这种胰岛素功能下降时,就会引......
  • 扁豆花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和饮食价值很高,适量的饮食对自己的健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但扁豆花的效果和作用是什么?1.扁豆花的功效和作用。从扁豆花的性味归经来看,其性寒甘,可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中暑、......
  • 姜,也被称为生姜,姜,有独特的辛辣香味,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它可以使各种菜肴美味可口,味道香。吃几片姜或放一点姜,可以改善食欲,增加食欲,所以俗话说:米饭不香,吃姜。姜的辛辣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和姜酚。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
  •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
  • 枸杞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补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到治疗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过黄过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观鲜红,但对人体有害,购买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