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夏日居家常备药

    夏日气候闷热,大量出汗,倘若预防不当,便可能出现头晕心慌、口渴心烦甚至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夏季细菌繁殖,人们又常食生冷食物,稍不留意,便会发生吐泻腹痛等症状。因此,居家常备药物亦是养生保健的重要一环。兹介绍如下:

    1、人丹:由薄荷脑、冰片、桂皮、砂仁、丁香、干姜、八角、茴香、白胡椒、木香、儿茶制成。具有开窍安神、清热祛暑、解毒辟秽的功能。如中暑呕吐、恶心、烦燥、胸中满闷、不欲进食等,可口含3-5粒,或开水送服10-15粒,对于晕车晕船者也有预防作用。

    2、清凉油:由薄荷油、樟脑、薄荷油、桉叶油、樟脑油、丁香油、桂皮油等制成的膏剂物。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以及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用清凉油少许涂于太阳穴和前额上,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对肢体被蚊虫叮咬者,亦可将清凉油搽于患处,可以镇痛止痒,根据具体情况,每日数次搽涂。

    3、行军散:由姜粉、冰片、硼砂、硝石、雄黄、珍珠、牛黄、麝香等制成。有祛暑化浊、芳香开窍和镇痛止泻功能。对夏伤暑热而发痧,头昏眼花、胞闷腹痛、上吐下泻者,每服0.3-0.9克,每日2-3次,可得到缓解。

    4、解暑片:原名辟瘟丹,由朱砂、大黄、麻黄、天麻、雄黄、雌黄、硼砂、苍术、大戟、五倍子、千金子霜、鬼箭羽、丁香、麝香、沉香、檀香、降香、苏合香油、冰片、细辛、肉桂制成。具有解暑辟秽功能,主治暑天发痧、腹痛吐泻、头晕胸闷等症。每次服2-3片,有很好的防暑作用,平时每服1片,可有防暑解热之功效。

    5、克痢痧胶囊:由细辛、苍术、白芷加工制成。有散热解毒、理气止泻燥湿健脾、和胃止呕、消暑辟秽的功能。暑日痢泻可服1-2粒,每日3-4次,儿童酌减,中暑惊厥者,可取本品适量喷入鼻孔取嚏。如幼儿泄泻,可用药粉适量纳于脐部,早晚各1次。

    6、邦迪消毒弹性创可贴:夏季穿衣少,裸露部位较多,容易造成小的创伤以至表浅流血。此时,应将创口用酒精或白酒消毒,并将此种创可贴贴上,可以止血,并可防止或减少感染。如果创口较泞或出血较多,应及时到医院作清创缝合手术,以确保安全。

    7、康肤灵外敷敷料:是从海洋生物体中提取的甲壳质,经特殊加工而成。无名疫抗原性,无毒性,有消炎、止血、止痛作用,烫伤及表浅溃疡可用清创后的表面覆盖,促进创口愈合,一般不留疤痕。

更多中药材
  • 胃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胃癌早期的症状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胃癌病变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无转移至有转移是一个渐进性过程,因此早期,进展期乃至晚期之间并无明显界限,不仅如此,各期之间症状常有很大交叉,有些患者病变已届进展期,但症状尚不明显,......
  • 胃癌高危人群主要是感染过幽门螺杆菌男性,尤其是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年龄在50岁~80岁之间常吃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等食物吸烟、酗酒接受过胃部手术、胃息肉家族肿瘤疾病、家族胃癌史恶性贫血A型血长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烟尘、石棉和镍的......
  • 胃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全球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列居第四,而我国更是全球胃癌的高发区,胃癌致死率在全球排列第一。胃癌目前仍是因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迄今为止,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胃癌的最重要手段,但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处于......
  •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癌症,只是随着人年龄增长愈易患癌。一般40岁以上最容易患癌。专家指出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其一,发生癌症之前存在一个时间较大的潜伏期。致癌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并不是马上就会发病,往往要经过15-30年的致癌潜伏期。一般为2......
  • 大部份胃癌病人手术切除后仍可继续享受正常生活,一般来说,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胃癌切除术后,使部分病人不能保持原有体重,由于创伤或不能正常进食,使体内蛋白质,脂肪等消耗,致使体重下降,还可发生一些维生素缺乏病及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在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