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糖尿病基因疗法新进展

    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大家知道,糖尿病的起因除了与生活方式环境因素有关外,还因为基因上有缺陷所致,尤其1型糖尿病是这样。因此寄希望于改善基因的手段,以防治糖尿病,所以出现了基因疗法。糖尿病的基因疗法有好几个途径。目前研究得较多也比较实际易行的是体内基因转移,具体来说就是用胰岛素基因治疗。即在机体的胰腺外组织建立生理模式调控的胰岛素分泌,以达到持续、稳定、有效地控制血糖。如果此种方法圆满成功,有可能一次治疗就治愈了糖尿病,全世界正在朝此方向努力。

    我国近年在大众媒体的广告上,对治疗糖尿病出现了不少“新发明”,有的声称某中药能对糖尿病起基因治疗的作用,是“突破”,是世界领先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要知道,糖尿病的发病确与体内有易感基因或有缺陷基因存在有关。但要改变这些基因谈何容易。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缺乏,除了用基因疗法来防止其发病外,更实际的是上述的体内基因转移。而2型糖尿病除了胰岛素分泌异常外,还因为胰岛素抵抗,这就更复杂了。因此糖尿病基因疗法的研究,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进展并不很快。

    2003年10月底在成都召开的有1800人参加的第9次全国糖尿病学术大会上,专门邀请了加拿大的Wong教授就此问题作了报告。他是世界上研究糖尿病基因疗法的权威,讲的是世界上最新进展。

    上述的体内基因转移首先要找到能改变基因使之产生胰岛素的靶细胞。研究结果认为肝细胞最合适,因为它与胰岛都是消化道细胞,对食物的关系很密切,肝细胞内有许多必须的酶。其次要制造出改变肝细胞基因的武器,即人胰岛素基因。经过多次研究得出一段DNA,他们称之为S14。S14在肝细胞中对葡萄糖有反应,可因进餐与否及胰高血糖素多少而有调节。再在此S14上连接一段人前胰岛素原启动子DNA,称之为S14Ins。当这一段DNA植入肝细胞中后,在培养基中可以发现产生了胰岛素。以后将S14Ins注射到糖尿病模型大鼠,可见血糖下降,糖耐量恢复正常,进食后胰岛素升高,空腹时胰岛素正常。将S14Ins用于正常鼠,则一切如常,并不产生过多胰岛素,也不产生低血糖。这就是基因疗法与降糖药的不同之处。

    很可惜,到目前为止,用S14Ins治疗的大鼠在注射后8~10天内血糖正常,以后又上升,效果消失。为何消失原因不明,可能因免疫反应所致。因此基因疗法的疗效对大鼠是如此,更不可能应用于人类,至少在几年内不可能。

    读者会问,既然目前不能用于病人,你何必介绍呢?这是为了让广大糖尿病人对基因疗法有个了解。科学的路是艰难的,要一步步走下去,将来能达到目的。靠虚假广告吹出来的“基因疗法”,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你口袋里的钱!

更多中药材
  • 大便排出费劲,这一类患者呢,常常是四五天不排便一次,有时候就感觉这个大便呢,在肛门口就是排不出来,甚至严重的患者呢,排便一次以后,肛门部都有坠胀感,最严重的患者就是脱肛了啊,由于这个过度用力吧,就是出现直肠脱垂,脱出肛门之外,那么今天呢,就......
  •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胃镜检查这个话题,那么胃镜对于我们消化系统疾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检查手段,那么现在的胃镜其实跟过去比,已经进步非常之多了,一个是镜身呢,比较柔软,比较细,现在这个胃镜检查呢,其实是一个常规的检查项目,哪些疾病需要检查,实际......
  • 前几天在临床看到一个患者,女性,40岁左右吧,然后她来看的是左上腹啊,左上腹有点疼痛,这种疼痛啊是若有若无的啊,就像抽筋儿,又像岔气一样,那么别的方面呢,她感觉不是很明显,她认为自己有这个慢性胰腺炎,为什么呢,是因为她在一次体检当中,CT提......
  • 首先呢,一个就是唇舌无力,可能临床上很多人都不会注意,怎么知道这个舌头和嘴唇儿没有力量呢?其实在这点上,中医我们常说的懒言少语,不愿多说话,这也是唇舌无力的一个表现。还有一点呢就是。舌头有齿痕,包括嘴唇的干裂,嘴唇的颜色的改变,这些都可以说......
  • 这个患者是一个王女士, 28岁,她的主诉便秘症状有十余年,这个患者是大便呢,平常是三五天一次,最近这患者发现呢,就是她有便意,但到厕所的时候就没有力气排出,爱出汗,气短,大便其实不是很干硬,成条形的,有时候会有黏滞不爽,有胃胀,有腹胀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