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秋季养生小验方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气候由暖变凉的季节。一段时间,气候变化大且干燥,人们稍不注意就会生病。秋季常见病主要是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等疾病,以下介绍三食疗小方供读者参考。

    一、杏菊茶:杏仁6克,菊花10克,麦冬6克,白糖适量。

    将去皮杏仁、菊花、麦冬洗净,放入锅内煮沸后,再熬煮20分钟,去渣加入白糖适量,经常服用,可疏风、清热、润肺止咳。

    二、三花茶:银花3克,菊花3克,茉莉花2克,茶叶3克。

    将三花洗净,放入杯内加入茶叶用沸水冲泡。代茶常服用,可疏风清热,解毒疗疮。

    (以上二方见安浚等编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季节性疾病的食疗》)

    三、五豆饮:黄豆200克,绿豆100克,黑豆150克,赤小豆100克,白芸豆100克。

    先将豆浸泡一夜(或12小时)连皮用石磨推磨(或用食品加工机),加水若干,制成豆浆。

    食法:将豆浆反复煮沸多次,滤去上层浮沫即可饮用。并可随意加入白糖制成甜浆。若欲食咸浆,可加以少许食盐,切勿加入油脂。

    主治:此五种豆类,分别归属于心、肝、脾、肺、肾五脏,有补脾胃,开肺气,利尿行水,强肾气的功能。制水五豆饮口感适宜,老少皆可,对妇女有美容之效,宜长期饮用。

    配制:食用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及病情需要加入其他物品。如:加花生(连衣)可补养气血;加杏仁,可治咳祛痰;加核桃,益智安神;加鲜藕片,可清暑热;加梨片,可润肺平喘等。

    禁忌:本饮料不可生食。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王某,女,41岁。2009年9月13日初诊。腹痛泄泻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时带有黏连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胸闷腹胀,嗳气少食。腹部触之,脐上有索条状块物,时有低热。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
  • 沈知行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施仁潮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灵活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其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痛风的经验介绍如下。论发病,重“热血得寒,瘀浊凝涩”元代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就设......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同病异治是辨证论治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方面。临床上常见同一种病,由于病机不同,所表现的证也不同,治法也各异。试举例说明。案1王某,男,47岁。1988年4月5日初......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神农本草经》首言麻黄“破癥坚积聚”,其后诸家本草对此功效少有提及,并且高等中医院校五版教材《中药学》在附录《本经》麻黄条文时唯独删除了这一句。盖因其功效特殊,且临床应用又有辛温耗气,峻汗伤阴之弊,故而提及较少。直至明代......
  •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朱某某,男,39岁,发现蛋白尿一年,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现尿蛋白3+,血压150/90mmHg,主诉腰膝酸软,舌淡紫,苔白,脉弦。辨证属脾肾两虚,瘀血阻滞。治法:健脾益肾,活血祛瘀。处方:生黄芪40克,党参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