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年人不妨稍饿着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出“食饮有节”的养生方法,并有“饮食有节……度百岁乃去”的记载,可见,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节食可延年益寿,后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

    作为单位的中坚力量,中年人的各种应酬自然是少不了,可中年人的代谢水平已开始逐年下降,再加上许多人平时缺乏运动,天长日久不仅腰带越来越长,而且各种病也争先恐后地找上门来。

    人们常说“每顿省一口,活到九十九”。的确,“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是许多长寿老人的养生经验。其实,吃得少、寿命长这一现象不仅发生在长寿老人的身上,许多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这一规律。如:加利福尼亚大学做过试验,让老鼠只吃个半饱,结果这些老鼠的寿命比整日饱餐的同类要长1倍。美国科学家对猴子的“限食”实验也证明了同样的规律:200只猴子中,每餐都吃得很饱的100只猴子过一段时间死了50只,另外定量供应食物、每餐只吃七八分饱的100只猴子则很少生病,10年养下来才死了12只。研究发现,节食的猴子与每餐都吃得很饱的猴子相比,患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几率显著降低。

    节食为什么能延寿呢?日本九州大学医学专家研究认为,人在饱腹时,大脑中有一种叫“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比进食前多数万倍,正是这种生长因子的过量增加,导致脑动脉硬化,进而导致生命衰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小组研究发现,动物体内存在一个特定基因,在食物热量供应较少的情况下,这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便会增加,起到防止细胞凋亡的作用,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节食能延缓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

    看来节食对健康长寿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中年朋友又该如何合理节食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每天25~30克为宜,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每天至少在400克以上,禽类、鱼和肉每天有100克就足够了。动物内脏要少吃,以谷类为主食,且每餐都不要吃得过饱,以8成饱为宜。其次,如果偶尔吃得过饱,进餐半小时后,一定要进行必要的体育运动,以消耗掉多余的热量。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节食的目的是保持一种“低营养”水平,纠正营养多多益善的观点,但绝不是“缺营养”,因此,节食必须要在保证营养供给的基础上进行。

更多中药材
  •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
  •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