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抗衰老新说——气血平衡论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既为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故《庄子·知北游》谓:“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景岳全书》谓:“是以人有此形,惟赖此血,故血衰则形萎,血败则形坏,而在骸表里之属,凡血亏之处,则必随所在,而各见其偏废之病。”

    《素问·至真要大论》谓“气血正平,长有天命”,正平即平衡之意,只要气血平衡,就可延年益寿。古人常用“正平”或“平”概括正常机体的生理活动和健康状况,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谓:“平人者,不病也。”《素问·调经论》亦谓:“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气血的平衡既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标志,也是健康长寿所具备的必要条件。

    气血的平衡并非静止和绝对,而是处在动态平衡之中。人体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活动,需要气机不停地升降出入,血液不停地流而复始,气血只有保持流畅,达到动态平衡,才能使脏腑经络各司其职,完成其生理功能。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谓:“气血以流……长有天命。”反之,气血运行失常,则会影响脏腑经络的协调平衡,导致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等出现种种病变。诚如《医碥》所谓:“郁者,滞而不通之义,百病皆生于郁,人若气血流通,病安从作?一有拂郁,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化不化,或郁于气,或郁于血,病斯作矣。”

    人至老年,由于长期或反复受到六淫七情之干扰,气血将会逐渐出现失衡,造成气道阻塞,血行瘀滞。故《慎疾刍言》谓:“盖老年气血不堪流利,岂堪补住其邪,以与气血为难。”毛祥麟《对山医话》亦谓:“老年病患如年久之积秽沟渠,必多壅塞。”由于气滞血瘀,气血失畅,难以营养周身,脏腑功能为之失常,种种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沉积于脏器间,以致新陈代谢紊乱,日久必然会出现精神萎软、健忘失眠、头晕目花、发白齿落、腰酸腿软、老年斑迭出等衰老症状。

    气血流畅和平衡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人类欲求得长命百岁,青春常驻,就必须消除机体衰老因子—瘀血。《素问·三部九候论》谓:“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灵枢·痈疽篇》亦谓:“血气已调,形气乃持。”所谓“以平为期”,即通过调畅气血,使气血由不平衡状态转向新的平衡,保证脏腑源源不断地得到气血的滋养,从而纠正脏腑的虚衰,促进脏腑组织进行平衡和协调的生理活动,使机体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中,成为健康的平人,而获得“长有天命”目的。

    (以上经验仅供医师同道参考)

更多中药材
  • 这是一位中年的女性患者,他患有这种乳腺的结节已经很多年了,那么在几年前呢,他通过手术的一个办法切除了乳腺的结节,因为这种乳腺结节是多发的,所以说没有办法完全的清除,现在这种乳腺结节又长大了,医生告诉她又该手术了,她就不想手术,她现在的表现倒......
  • 这位患者是一位男性的患者,来的时候告诉我,他有鼻窦炎,鼻塞,流黄浓浊涕,这是鼻窦炎典型的表现,有的时候严重,鼻塞了,严重的时候影响睡眠,甚至说头晕脑胀的。流这种黄色的鼻涕,那平时,他还有胃病,说有慢性非萎缩性的胃炎,平时的表现,就是上腹部的......
  • 今天呢,我给大家讲一讲肝的问题,因为在我们治疗过程当中啊,总绕不开肝,因为肝呢主疏泄,所有的脏腑的运行都有赖于肝气的疏通,如果肝气郁滞,肝的功能弱的话,或者是过强的话,都会引起其他脏腑的运行失调。第一呢,我们先讲肝血虚,中医讲的肝藏血,如果......
  • 大家好,最近我接触了一个病例,这是一个女性啊, 50岁,停经半年,出现了一个比较重的潮热出汗,伴随着夜间盗汗,这个病人呢,这个停经有半年了,逐渐的呢开始潮热出汗,特别是夜间盗汗比较重,自己呢也吃了一些调理更年期的中成药,有一点效果,但是呢,......
  • 我们都知道啊,肥胖是对健康有危害的,比如说这个体脂率过高,这个体内的脂肪含量过多,会引起什么?高血压,引起胰岛素抵抗,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果体重过瘦的话会导致什么呢?一样不是非常健康。这样的偏瘦的老年人呢,这个脂肪含量比较少,甚至呢肌肉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