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冬季補益藥膳

    寒 為 冬 季 的 主 氣 ﹐ 在 臟 屬 腎 ﹐ 寒 為 陰 邪 ﹐ 易 傷 陽 氣 ﹐ 寒 邪 侵 襲 肌 表 ﹐ 稱 為 " 傷 寒 " ﹐ 可 見 畏 寒 ﹑ 身 痛 ﹔ 寒 邪 直 中 臟 腑 者 ﹐ 稱 為 " 中 寒 " ﹐ 可 見 脘 腹

    冷 痛 ﹐ 嘔 吐 腹 瀉 ﹐ 畏 寒 肢 冷 ﹐ 腰 脊 冷 痛 ﹐ 小 便 清 長 ﹑ 大 便 溏 瀉 等。

    寒 性 收 引 ﹐ 寒 性 凝 滯 ﹐ 故 易 見 肢 體 拘 急 疼 痛 ﹐ 肢 體 末 端 發 涼 ﹐ 冷 痛 ﹐ 形 體 不 溫 ﹐ 且 易 生 凍 瘡 等 ﹐ 故 冬 季 補 益 藥 膳 重 在 散 寒 邪 ﹑ 溫 腎 陽 ﹐ 藥 補 食 補 均 佳 ﹐ 而 臟 器 食 療 藥 膳 方 尤 宜 ﹐ 可 選 用 下 列 藥 膳 食 療 方。

    1.麻 黃 附 片 羊 肉 湯

    組 方 ﹕ 麻 黃 5 克 ﹐ 附 片10克 ﹐ 羊 肉500克 ﹐ 生 薑30克 ﹐ 調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羊 肉 洗 淨 ﹐ 切 塊 ﹐ 諸 藥 布 包 ﹐ 加 清 水 適 量 同 煮 沸 後 ﹐ 調 入 蔥 ﹑ 椒 ﹑ 料 酒 ﹑ 辣 椒 粉 ﹑ 桂 皮 等 ﹐ 同 燉 至 羊 肉 熟 後 ﹐ 去 藥 包 ﹐ 食 鹽 ﹑ 味 精 調 服。

    功 用 ﹕ 溫 陽 散 寒 ﹐ 補 腎 益 精。

    2.

    參 附 牛 肉 湯

    組 方 ﹕ 黨 參30克 ﹐ 附 片10克 ﹐ 牛 肉1000克 ﹐ 老 姜30克 ﹐ 調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牛 肉 洗 淨 ﹑ 切 塊 ﹐ 諸 藥 布 包 ﹐ 加 清 水 適 量 同 煮 沸 後 ﹐ 調 入 蔥 ﹑ 花 椒 ﹑ 辣 椒 ﹑ 料 酒 ﹑ 桂 皮 ﹑ 木 香 ﹑ 草 果 等 ﹐ 同 燉 至 羊 肉 爛 熟 後 ﹐ 去 藥 包 ﹐ 食 鹽 ﹐ 味 精 調 服。

    功 用 ﹕ 溫 中 散 寒 ﹐ 補 腎 助 陽。

    3.枸 杞 蓯 蓉 鹿 腎 粥

    組 方 ﹕ 枸 杞 ﹑ 肉 蓯 蓉 各10克 ﹑ 鹿 腎1對 ﹐ 大 米100克 ﹐ 調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鹿 腎 剖 開 ﹐ 去 筋 膜 ﹐ 洗 淨 ﹑ 切 細 ﹐ 先 取 肉 蓯 蓉 水 煎 取 汁 ﹐ 加 枸 杞 ﹑ 鹿 腎 ﹑ 大 米 煮 粥 ﹐ 待 熟 時 調 入 蔥 ﹑ 姜 ﹑ 椒 ﹑ 鹽 ﹐ 煮 沸 即 成 ﹐ 每 日 1 劑 ﹐ 分 2 次 早 晚 分 服。

    功 用 ﹕ 補 腎 助 陽 ﹐ 補 益 精 血。

    4.鹿 膠 魚 膠 粥

    組 方 ﹕ 鹿 角 膠 ﹐ 魚 膠 各10克 ﹐ 大 米100克。

    制 法 ﹕ 將 大 米 淘 淨 ﹐ 煮 粥 ﹐ 待 沸 後 調 入 搗 碎 之 二 膠 ﹐ 煮 至 粥 熟 服 食 ﹐ 每 日 1 劑 ﹐

    功 用 ﹕ 溫 陽 益 腎 ﹐ 補 益 精 血。

    5.海 參 羊 肉 湯

    組 方 ﹕ 海 參100克 ﹐ 羊 肉1500克 ﹐ 老 姜30克 ﹐ 調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海 參 發 開 ﹐ 切 片 ﹔ 羊 肉 洗 淨 ﹐ 切 塊 ﹔ 老 姜 去 皮 ﹑ 切 片 ﹐ 同 放 鍋 中 ﹐ 加 蔥 ﹑ 椒 ﹑ 料 酒 ﹑ 桂 皮 等 ﹐ 文 火 燉 熟 後 ﹐ 食 鹽 ﹑ 味 精 調 服。

    功 用 ﹕ 補 益 精 血 ﹐ 溫 腎 助 陽。

    6.胡 桃 羊 腎 粥

    組 方 ﹕ 胡 桃 肉10克 ﹐ 羊 肉100克 ﹐ 羊 腎 1 對 ﹐ 大 米100克 ﹐ 調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羊 肉 洗 淨 ﹑ 切 細 ﹔ 羊 腎 剖 開 ﹐ 去 筋 ﹐ 切 細 ﹔ 先 取 大 米 煮 沸 後 ﹐ 下 羊 肉 ﹑ 羊 腎 ﹐ 煮 至 粥 熟 後 ﹐ 蔥 ﹑ 姜 ﹑ 椒 ﹑ 鹽 調 味 服 食。

    功 用 ﹕ 補 益 腎 精 ﹐ 溫 陽 散 寒。

    7.大 棗 羊 肉 粥

    組 方 ﹕ 大 棗 ﹐ 枸 杞 子 各10克 ﹐ 羊 肉100克 ﹐ 大 米100克 ﹐ 調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羊 肉 洗 淨 ﹑ 切 細。先 取 大 米 煮 沸 後 ﹐ 下 羊 肉 ﹑ 大 棗 ﹑ 枸 杞 ﹐ 煮 至 粥 熟 後 ﹐ 蔥 ﹑ 姜 ﹑ 椒 ﹑ 鹽 調 味 飲 服。

    功 用 ﹕ 益 氣 補 血 ﹐ 溫 陽 散 寒。

    8.海 參 公 雞 湯

    組 方 ﹕ 海 參100克 ﹐ 公 雞1只 ﹐ 調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海 參 洗 淨 ﹑ 切 片 ﹔ 公 雞 去 毛 雜 ﹐ 洗 淨 ﹑ 切 塊 ﹐ 同 置 鍋 中 ﹐ 加 清 水 適 量 煮 沸 後 ﹐ 下 蔥 ﹑ 姜 ﹑ 椒 ﹑ 桂 皮 等 ﹐ 同 燉 至 雞 肉 熟 後 ﹐ 食 鹽 ﹐ 味 精 調 服。

    功 用 ﹕ 溫 陽 補 腎 ﹐ 助 陽 散 寒。

    9.蓯 蓉 狗 鞭 雞

    組 方 ﹕ 蓯 蓉10克 ﹐ 狗 鞭15克 ﹐ 公 雞 1 隻 ﹐ 調 料 適 量。

    制 法 ﹕ 將 狗 鞭 剖 開 ﹑ 洗 淨 ﹔ 公 雞 去 毛 雜 ﹑ 洗 淨 ﹐ 同 加 清 水 適 量 燉 至 雞 肉 爛 熟 後 ﹐ 蔥 ﹑ 姜 ﹑ 椒 ﹑ 鹽 ﹑ 味 精 ﹑ 料 酒 等 調 味 ﹐ 煮 沸 即 成。

    功 用 ﹕ 溫 陽 散 寒 ﹐ 補 腎 益 精。

更多中药材
  • 很多学中医的可能知道中医有个病名叫虚劳,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专门有个血痹虚劳病,喜欢中医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虚劳就是身体很虚,常年的虚亏,五脏都虚,叫虚劳。这个劳不是指的劳动,不是指的累,而是指的身体很弱的情况下,中医叫虚劳病。那这个“怯”呢......
  • 第一怕,怕你不运动,缺乏运动几乎是现代社会打工人的一种常态问题,那么脾虚为什么要运动呢?因为我们脾在中医上来说,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时很少活动,那么我们的脾胃又怎么可能强壮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运动。第二怕,怕你太压......
  •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阴虚简单的说就是火旺,虚火旺盛,有了虚火会有什么表现呢?最常见的就是口干口渴,平时总是爱喝水,然后就会出现潮热,盗汗,有的病人严重的时候啊,一觉醒来,汗水把整个的头发全部都打湿了。还有就是五心烦热,这里的五心指的是......
  • 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中医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望面色,望形体,望舌苔,望舌质,舌下络脉可以帮助中医对患者进行辨证,我们说舌为心之苗窍,这就说明通过舌相可以看出心脏的一些病态反应,特别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这样一个苗头。通常来说,正......
  • 身体健康的人,舌头红润有光泽,舌苔表面的光滑无异常,但是如果舌头中间出现了裂痕,而且久久不会消失,这说明咱们的身体可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要引起一定的重视。那么舌头有裂纹究竟有哪些原因呢?第一,阴虚血亏,身体内血热内盛,舌面就会出现萎缩,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