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祛湿正当时

    最近的广州淅淅沥沥一直下雨,天气预报也常常是阵雨转暴雨、暴雨转阵雨,反反复复,搞得到处都是潮湿的味道,空气似乎都能拧得出水来。随着雨季的继续推进,MM们的防潮祛湿工作赶紧要补一补,做一做脸部和身体的祛湿疗程。

    文/辜嘉

    图/梁子瑜

    背部祛湿

    湿症人群:腰酸背痛、全身无力,时而失眠便秘、肩颈酸痛,有感冒预兆。

    祛湿疗程:太极背部七温暖能量疗法

    当红理由:以纯天然植物提取精华油,结合中医物理疗法,在一排一泄一纳一补的过程中,达到舒缓、解压、消除疲劳、疏通经络的效果。该方法有两大特色,一是采用经络循环刷,它软硬适中,能均匀地作用于背部淋巴管,既瞬间疏通又舒适无痛感;二是用精油配合滑罐,通过经络疏通来达到背部排毒祛湿的功效。

    体验感受:

    Step1毛巾热敷:换好了衣服(一件宽大浴衣,穿在身上感觉空空荡荡的,很是通畅),进入房间,舒舒服服地趴在床上,美容师轻轻地在背部盖上了一条热毛巾,整个背部顿时觉得热气腾腾,毛孔也全都扩张开了,闭着眼睛享受着这份安逸,真希望时间就此停住。

    Step2经络疏导:俯卧后,由美容师按照背部腑脏对应部位,依次涂抹上功效各不相同的五行精油,这时经络循环刷才粉墨登场。初看起来,它与传统的刮痧板颇为相似,但实际上经络循环刷的设计和操作更人性化,通过刷子上密布的刷点来刺激穴位,帮助精油迅速进入体内。静静地俯卧床上,背部一阵暖流随着循环刷的不断梳理深入皮下,整个人酥酥的暖暖的。

    Step3滑罐刮痧:在背部脊椎轻刷一遍后,刷点所过之处已微微泛红。这时美容师搬来滑罐刮痧仪,在背部脊椎部分定好11个罐,经过15分钟后,根据出痧部位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这和中医通过拔火罐来拔出体内毒素的道理很是接近。过程中,小小的罐子在背部嚣张地滑来滑去,滑到出痧的地方有些痛,不过幸好排毒祛湿的植物精油足够润滑,才让痛的感觉减轻到最小。

    体验价:68元/次

    温馨提示:太极背部七温暖能量疗法适合每周1~2次,但孕妇、经期、皮肤有炎症、有伤口的不宜做此项护理。

    身体祛湿

    湿症人群:工作压力大、缺乏运动、精神不振,免疫力较差的都市亚健康人群。

    祛湿疗程:十四经络香熏能量疗法

    当红理由:配合专利祛湿产品将微量元素通过经络传导,疏通到人体十四条经络,调整人体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其中能量磁石可活血通经、改善人体微循环、增强细胞代谢功能;而艾草和温灸棒则可以同时将有效成分及微量元素通过穴位渗透皮肤进入体内,从而放松神经、舒缓压力、减轻疲劳、增强身体皮肤的弹性。

    体验感受:

    Step1排毒水疗:进入水疗房前,细心的美容师会根据个人情况先做一个身体及皮肤的诊断,于是在更衣沐浴时,美容师已经根据诊断结果调配好了排毒祛湿精油,甚至连喝的排毒花草茶都是精心选配的。进入房间,扑鼻而来的是幽幽的香气,灯光也暖暖的,让人瞬间放下一身的疲惫。

    Step2疏通经络:进入美容室,俯卧躺下,美容师会先涂上玫瑰精油按摩一下,再通过能量磁石按着身体十四条经络的曲线和穴位一点一点地用力,从颈部到肩部然后是腿和脚。如果是第一次去做这个疗程,美容师还会手下留情,力度相对比较轻,磁石在精油的作用下轻轻地在全身游走,滑滑的,非常舒适。

    Step3温灸推揉:完成全身的经络疏导之后,美容师采用由百草之王艾草和13种名贵中药特制成的温灸棒进行熏疗,据说可以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而且美容师手握温灸棒所进行的推揉是很讲规律的,基本上是循经推揉,做圆弧形运动。

    Step4手法按压:最后根据个体情况的不同,美体师将配合以适当的纯手部按摩。例如针对下半身水肿及循环不好者的重点按压等,使整个身体的负能量都得到彻底排出。约1个小时后,一次十四经络香熏能量疗法就已经结束,虽略感疲惫,但体内畅通很多。

更多中药材
  •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