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春季养生之道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白话解:

    春季寅卯辰,也就是农历一、二、三这三个月,这个季节叫作发陈,为一年之始。发陈,为藏久外达之势,天地万物欣欣向荣,一派生机盎然景象。此时人与天地之气相应,应该逐渐减少睡眠,晚睡早起,起来之后在门前院中昂首阔步,头发散乱,穿着宽松,以使志气外达,勇于任事。这个时候无论对自己还是别人的愿望,都应该尽量满足,使生长、渴求、付出,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使一切所求如愿。这是春气仁性好生的体现,属于养生之道。如果与之相逆就会伤肝,到夏季不能化火,造成心气内寒,供奉夏季生长壮大的资源就缺少了。

    起居 在春天的到来之时,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反觉困倦,然而睡懒觉不利于阳气升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夜卧早起,经常到室外、林荫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以应春天生长之气。

    春季风气当令,气候变化较大,尤其是在早春,常有寒潮来袭,多出现时暖时寒的天气。再加之人体的皮肤已经开始变的疏泻,对寒邪抵御能力有所减弱,应该及时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穿衣时要注意“下厚上薄”,“下厚”以利于春阳之气升发,“上薄”以防阳气升发太过。这是古人养生的经验之谈。

    养神 中医养生学认为,在养阳之中重在养肝。肝在五行中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条达,恶抑郁。要想让肝气顺应春天自然之气,首要一条是调摄情志。

    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不同的情志变化,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不会致病的,但如果思虑过度、忧愁不解,则会影响肝的疏泄,阳气的升发,导致脏腑机能紊乱,疾病丛生。据统计,春季精神病发病率高于其它季节,素有肝病或高血压的人往往加重。因此,春季尤应重视精神调摄,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防病保健康之目的。

    运动 冬令严寒,人体代谢低下,藏精多于化气,阳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入春以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可以到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为一年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春季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抗病能力强、思想敏捷、不易疲劳、办事效率高。

    防病 春天到来,天气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脑、猩红、肺炎等传染病最容易发生。在春季里,由于人们的肝气升发,回引起旧病复发。脾胃病,肝炎和心肌梗塞等病的患者,在此季节最易发病。人的精神活动必须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才能使精神内守。冬春之交,有些人对气候的变化无法适应,易引发精神病。

    春季防病主要应坚持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其次要讲究卫生,消除病虫害以杜绝病源,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多开窗户;在药物方面,防风通圣丸是春天之良药,可用来祛火和预防感冒,此药可表里双解、减肥,还可治疗寻麻疹。体质强的人服用黄连上清丸或牛黄解毒片,内可清里火,外可抵风邪。

    饮食 春季阳气升发,人体新陈代谢也开始旺盛,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少食辛辣,多用青菜,水果等清凉滋润之类的食物。煮桔皮水喝可以化痰止渴,理气和胃;毛根、芦根沏水,或鸭梨、荸荠去皮煮水喝,可以清热润肺。胃肠消化差的,可多吃萝卜,以理气、化痰、和胃。此外,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饮食过量,缺少维生素B是引起春天发困的原因之一。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王某,女,41岁。2009年9月13日初诊。腹痛泄泻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时带有黏连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胸闷腹胀,嗳气少食。腹部触之,脐上有索条状块物,时有低热。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
  • 沈知行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施仁潮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灵活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其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痛风的经验介绍如下。论发病,重“热血得寒,瘀浊凝涩”元代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就设......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同病异治是辨证论治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方面。临床上常见同一种病,由于病机不同,所表现的证也不同,治法也各异。试举例说明。案1王某,男,47岁。1988年4月5日初......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神农本草经》首言麻黄“破癥坚积聚”,其后诸家本草对此功效少有提及,并且高等中医院校五版教材《中药学》在附录《本经》麻黄条文时唯独删除了这一句。盖因其功效特殊,且临床应用又有辛温耗气,峻汗伤阴之弊,故而提及较少。直至明代......
  •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朱某某,男,39岁,发现蛋白尿一年,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现尿蛋白3+,血压150/90mmHg,主诉腰膝酸软,舌淡紫,苔白,脉弦。辨证属脾肾两虚,瘀血阻滞。治法:健脾益肾,活血祛瘀。处方:生黄芪40克,党参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