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酒精肝脂肪肝

    酒精与肝病的关系早在古希腊时就已经被人们认识到了。人或者动物在大量或经常饮用酒精后,都可以引起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并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

    以往,国人的酒精肝和脂肪肝都比较少。有一项调查指出:20世纪60年代的酒精性肝硬变与其他病因的肝硬变相比,欧洲占42%,美洲66%,亚洲11%,而中国不足5%。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和酒精饮料消费的日益增长,酒精肝和脂肪肝的发病率迅速上升。我院消化科自1999年1月至2001年2月的2年间收治酒精性肝硬化患者59例,占同期肝硬化病人的22.7%。

    脂肪肝的平均人口发病率约10%,肥胖者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肝发病率为50%;嗜酒者的脂肪肝发生率57.7%;50岁以上者发生率为24.46%。现在,酒精肝和脂肪肝的发病年龄渐趋年轻化。

    患了酒精肝或脂肪肝后,可出现胃口差、恶心、腹胀、乏力、肝区痛、气短、关节痛乃至出现焦虑、抑郁等,少数病人有低热、腹泻、黄疸,病重时出现蜘蛛痣、腹水,有些病人可表现为四肢麻木、手颤、性功能下降等,个别患者会发生脂肪性栓塞。检查时可发现有肝大、肝功能不正常。发生脂肪肝的急重症时可表现为急性重症肝炎 肝炎或暴发性肝衰竭。

    引起脂肪肝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肥胖、饮酒、糖尿病和某些毒物与药品。肥胖者的脂肪肝发病率为50%~75%。调查得知,我国人群中的肥胖者已超过7000万,城市的中小学生超过20%。肥胖人数正以5年翻一番的水平增长。上海市有一项对4009名机关干部的调查可知,肥胖者达31.6%。男性饮酒每日80克,女性每日40克,5年时可发生脂肪肝。每日饮酒100~200克者8天即可发生脂肪肝。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肝发病率为40%~50%。某些抗生素、抗癌药、激素类药、抗心绞痛药、某些降血脂药以及某些工业毒物,如黄磷、砷、铅、铜、汞、苯、四氯化碳、DDT等可导致脂肪肝。高脂血症、妊娠、病毒性肝炎、遗传或精神、心理与社会因素,如多坐、少活动,高脂膳食,交际饮酒,生活懒散等亦与脂肪肝发生有关系。

    轻、中度的酒精肝和脂肪肝可完全治愈,但重度病变则可发展为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由于病变发展的严重性,所以即使无症状,亦应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或及时采用适宜的药物治疗。

更多中药材
  •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