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疗效观察

    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后多留后遗症。本组85例患者,经CT或MRT检查确诊。均采用头针、体针治疗并配合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85例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者37岁,最大的70岁。左侧偏瘫35例,右侧偏瘫50例。病程1个月至半年居多。其中脑出血致偏瘫30例,脑梗塞致偏瘫43例,脑血栓形成致偏瘫7例,脑栓塞致偏瘫5例,这些病人是在病情稳定后给予针刺。

    2、治疗方法

    体针取穴 上肢:肩、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中渚。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风市、昆仑;均取患侧。对口角斜病人加刺合谷、地仓、颊车、内庭、太冲。对失语病人加刺廉泉、哑门、通里。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用32号毫针,采取快速进针,提插得气后留针30分钟,1次/d,6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1~2天,续下疗程。

    头针 选取患者对侧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言语三区。方法:用28号毫针,采用坐位或卧位,局部进行消毒,针与头皮呈30度左右夹角,快速刺入皮下或肌层,然后沿刺激区快速推进到相应的深度,其间捻转2~3次,每次捻针1~2分钟,以每分钟200转左右的速度快速捻转,局部有热麻感后,留针20~30分钟,留针过程中嘱患者尽量活动患肢,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也可以和体针交替进行治疗。

    3、护理

    一般病人卧床休息,病室环境要整洁、温湿度调节适宜,安静无噪音,病房适时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重症者,肌力O~Ⅱ级的病人要经常更换卧位,用樟脑酒精按摩受压部位,避免褥疮的发生。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油腻刺激之品,避免损伤脾胃,多吃瘦肉、鸡蛋、鱼、豆制品、牛奶等食物,保证营养。

    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过度,诱发血压上升,中风再发。便秘者,可适当饮用番泻叶或用开塞露或低压灌肠,以保持大便通畅。

    精神护理,应多与病人交谈,以解除其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中风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差,应协助病人生活护理,帮助病人解决困难,以免肝气郁结,气血瘀结,气血运行不畅加重病情。怒伤肝,肝阳上逆,肝风内动,诱发再次中风。

    功能锻练,中风病人的功能锻炼非常重要。为了预防肢体畸形和挛缩,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病人肢体轻瘫鼓励其主动活动,运动量逐渐增加,早期应给护架、足架以防垂足,垂腕。重瘫病人进行偏瘫肢体的被动活动,如握拳,肢体的屈伸,逐渐增加活动量,可搀扶病人练习走路,上下楼梯,锻炼时一定有人在旁边以免病人摔伤。

    恢复期可做按摩,被动运动。按摩可调节运动中枢兴奋状态,改变肌张力,开始以轻柔手法,防止强刺激而引起疼痛。

    治疗结果

    本组85例患者中,痊愈(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自理,言语清楚)26例;

    显效(肢体肌力提高到4级,生活基本自理,小部分需人帮助,语言欠清晰)32例;

    好转(肢体功能恢复1~2级,生活不能自理,虽能行走,但需人随时照料,语言迟钝)23例;

    无效(治疗前后语言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无改善者,治疗一个月后改用其它方法)4例。

    总有效率95.3%。

    讨 论

    中风又名“卒中”:以猝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角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为主要症状。它包括现代医学的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中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但病情有浅深轻重的不同,本虚标实也有先后缓急的差别、针刺治疗及护理必须加以注意。临床上常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轻。中脏腑者,常有神志不清而病重。在护理上根据病情轻重不同,施以不同的护理方法,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风病多犯阳经,故针刺处方以阳经腧穴为主。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明经气血通畅,正气得以扶助,使机体功能逐渐恢复。根据上下肢经脉循行路线的不同,分取手足阳经的穴位,如肩、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中渚、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等具有调和经脉,疏通气血的作用。口角斜取地仓,颊车是近取以调局部的经气。取合谷,内庭、太冲为远取,以调全身经气。言语不利,加哑门、廉泉、通里、以养心醒脑开窍。

    头针主要适应治疗脑源性疾患,故为治疗中风的常用方法之一,但须根据患者具体症情来选用其相应的区而取用。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张某,女32岁,2008年10月17日初诊。患者于3月前晨起发现头枕部斑秃一块,后来逐渐发展而成全秃,经多方医治罔效,头部光亮,羞于见人,夜寐多梦,大便干,月经先期,量多色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心血亏损......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编者按:膏方又称膏滋,系指药材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辅料制成的半流体或固体制剂,是中医的传统剂型。随着近年来膏方热的广泛兴起,膏方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凸显出来。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院长、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庞国明教授就......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麦门冬汤方证条文说:“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湿疹是一种变态性疾病,临床比较多见。中医学文献中虽无湿疹之名,但对有些疾病的记载与湿疹相符合,如“奶癣”、“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其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有关。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或素患......
  • 蒋玉清 安徽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李某,女,68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热明显,脸红发热,纳可,心烦,汗出恶风,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无力,舌红苔白干,脉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治以两解二阳。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