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非典型性肺炎

    传统医学上的非典型肺炎是相对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症状比较典型,如发烧、胸痛、咳嗽、咳痰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抗菌素治疗有效。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发现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引起,症状、肺部体征、验血结果没有典型肺炎感染那么明显,一些病毒性肺炎抗菌素无效。

    非典型肺炎是指一组由上述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而不是一个明确的诊断。其临床特点为隐匿性起病,多为干性咳嗽,偶见咯血,肺部听诊较少阳性体征;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间质性浸润;其疾病过程通常较轻,患者很少因此而死亡。

    非典型肺炎的名称起源于1930年末,与典型肺炎相对应,后者主要为由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60年代,将当时发现的肺炎支原体作为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但随后又发现了其他病原体,尤其是肺炎衣原体。目前认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军团菌和立克次体(引起Q热肺炎),尤以前两者多见,几乎占每年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1/3。这些病原体大多为细胞内寄生,没有细胞壁,因此可渗入细胞内的广谱抗生素(主要是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其治疗有效,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而对于由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抗生素是无效的。

    1、肺炎的概念

    肺炎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病因以感染为最常见,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其他尚可有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定义

    是指由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传染病定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简称SARS,在我国又简称“非典”。我国卫生部已将其列入法定传染病管理。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症状

    起病急,以发热(体温>38摄氏度)为首发症状,多为高热,并持续1~2周,偶有畏寒;呼吸道症状体征不明显,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全身酸痛、乏力、胸痛、腹泻等;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干、湿罗音,或有肺实体征。

    注意:有少数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病人。

    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

    这种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呼吸出的飞沫、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身体排泄及密切接触病人而传播,并以家庭和医院聚集为发病特点。

    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潜伏期

    一般认为潜伏期约为2~12天通常在4~5天。

    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性特点

    从流行学观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性看起来不是一代比一代强,而是一代比一代弱。

    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一般感冒的区别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乏力、干渴、少痰,部病人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少数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症,早期白细胞数正常降低,肺部影像学显示肺炎改变。一感冒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头痛,可在数日转好,并且一般没有肺炎迹象。

    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一般感染的区别

    不少呼吸道合并老年性病变的病人(如慢性支气炎,肺气肿等,)感受风寒容易发热,继发肺炎,多为细菌感染,对抗生素敏感,预后良好,不于本次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典型菌性肺炎的区别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典型菌性肺炎临床表现上没有明显区别。最大的不同在于:典型细菌性肺炎不具传染性,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具有传染性。

    10、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支原体肺炎的区别

    支原体肺炎是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是临床肺炎是由支原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肺炎之一,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占各种病因引起肺炎的10%。它由口鼻分泌物经空气传播,可散发或引起小流行,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秋冬季较多。其本病理变化是化脓性支气管炎,继而发生间质性肺炎;肺胞内可含少量渗出液并可发生灶性肺不张、肺实和肺气肿。

    1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重症病例诊断标准

    符合下列标准中的1条即可诊断为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1)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分。

    (2)低氧血症,在吸氧3-5升/分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02)<70mmHg,或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02)<93%;或已可诊为急性肺损伤(ALL)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3)多叶病变且病变范围超过1/3或X线胸片显示48小时内病灶进展>50%。

    (4)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5)具有严重基础性疾病或合并其他感染或年龄>50岁。

    1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X线表现

    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多叶或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1-2天后应予复查。

    1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并发症及预后

    继发其他病原体感染,如各种细菌性肺炎等,可便病情明显加重,病程延长。少数伴有呼吸困难的病人可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继而出现呼吸衰竭、体内缺氧、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死亡。

    14、输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根概念

    是指外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来本地发生的病例,而不是居住在本地的人发生的病例。

    1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推荐治方案

    (1)监测病情变化。多数病人在发病后14天内都可能属于进展期,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症状、体温、呼吸频率、SP02可动脉血气分析,血象、胸片(早期复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3天),心、肝、肾功能等。

    (2)一般性和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避免劳累、用力。

    *避免剧烈咳嗽,咳嗽剧烈者给予镇咳;咳痰者给予祛痰药。

    *发热过38.5摄氏度者,可保使用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儿童忌用阿司匹林。

    *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应该作相应的处理。

    *加强营养支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3)出现气促或pa02<70mmHg或sp02<93%给予持续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4)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应用指征为:1.有严重中毒症状,高热3日不退;2.48小时内肺部阴影进展超过50%;3.有急性肺损伤或出现ARDS.一般成人剂量霜当于甲基强的松龙80-32mg/d,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剂量,大剂量应用时间不宜过长。具体剂量及疗程根据病情来调整,待病情缓解或胸片上阴影有所吸收后逐渐减量停用。建议采用半衰期的激素。注意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儿童慎用糖皮质激素。

    (5)预防和治疗继发细菌感染。根据临床情况,可选用喹诺酮类等适用抗生素。

    (6)早期可试用抗病毒药物。

    (7)重症可试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

    (8)可选用中药辅助治疗。治则为: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辩证论治。

    1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出院考标准

    同时具备下列3个条件:

    (1)体温正常7天以上;

    (2)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

    (3)X线胸片有明显吸收。

更多中药材
  • 家里老人几乎都有风湿病,每年都会帮他们买不少可以减少风湿疼痛的药,吃的药丸,贴的膏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每次去中药店选配药材时,中医们往往会加入一种叫红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药草,这2种药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药量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京大戟有......
  • 看中医药书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词,红大戟;本是无异,却逐渐被这图文并茂的野草野花吸引,其中,有一种植物,红色茎,绿色的叶片,深绿的老叶上拖着浅绿的新芽,颜色过渡的倒是别致,它是红大戟,不仅外表红色,折断的茎里也是红褐色,又因为根部长得像红薯......
  • 芫花跟薰衣草花很相似,芫花的花开的比薰衣草的要稍大些,况且芫花不仅仅是好看而且芫花根还可以用作中药,很多人都不知道吧,都以为芫花只是用来欣赏的,好吧好吧,既然这样我就向大家答疑,说说芫花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芫花根的功效,逐水,解毒,散结。......
  • 它在我的家乡常有,老叶鲜绿色,新野嫩绿色,层次交替、变化明显,俨然一件艺术品,亦或一副水彩画,它是甘遂,是我国的特有,虽说它的茎叶美丽,可入药的呢,却是其根部,常生于矮坡、沙地或田边路旁,因为可以入药,现在已经被人工种植,味苦、性寒,有毒,......
  • 松子仁我们在市面上都能够买到,但是我们买到的松子仁都是经过加工炒制之后的熟的松子仁,一般松子仁刚摘下来的时候,是非常的难咬动的,大家知道松子仁是生长在哪里的吗,就是在松树的松塔里面的,生松子仁本身也是一种药材,那么到底生松子仁的功效和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