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子晕

    【概述】

    妊娠中、晚期出现头目晕眩,或伴浮肿,血压升高,称为“子晕”。往往是子痛的先兆阶段。如果子烦与子晕同时出现,提示病情较为严重,但尚未发展到子痛阶段。

    【病因病理】

    1.阴虚肝旺 素体阴虚阳亢,孕后血聚养胎,阴血更感不足,肝阳更亢,扰于清窍而致。

    2.脾虚肝旺 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停聚;又因脾虚血少,肝失濡养而致肝阳上亢,发为子晕。

    3.肝郁痰滞 平素抑郁挟痰湿,孕后气机升降受阻,痰湿中阻,清阳不升,而为子晕。

    【诊断要点】

    1.根据妊娠中、晚期出现以眩晕为主的证候,伴高血压或轻度、中度水肿进行诊断。

    2.与原发性高血压、子烦等进行鉴别。

    【辩证分型】

    1.阴虚肝旺 妊娠中晚时期头晕目眩,心悸潮热,血压升高。舌红或绛,脉弦或弦细滑。

    2.脾虚肝旺 妊娠中晚期头昏头重如眩晕状,面肢浮肿,纳少便溏,胸胁胀痛,血压升高。苔厚腻,脉弦滑。

    3.肝郁痰滞 妊娠中晚期,头晕目眩,胸闷心烦,胁胀泛恶,浮肿嗜卧。苔白腻,脉弦滑而缓。

    【分型治疗】

    1.阴虚肝旺治法:育阴潜阳止晕。

    方药:三甲复脉汤加减。

    大白芍12克 阿胶9克(烊冲)炙龟版12克(先煎)麦冬12克 熟地10克 钩藤10克 石决明12克(先煎)夏枯草9克加减:便秘者,加火麻仁9克、柏子仁10克;浮肿者,加泽泻12克、猪苓10克或茯苓皮10克。

    2.脾虚肝旺治法:健脾潜阳止晕。

    方药:白术散加减。

    制半夏9克 炒白术12克 明天麻9克 陈皮6克 茯苓10克 白蒺藜10克 石决明12克(先煎)蔓荆子9克 泽泻10克加减:腹胀者,加大腹皮10克;头胀头晕严重者,加生龙齿15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

    3.肝郁痰滞治法:理气化痰止晕。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法半夏10克“炒白术10克 明天麻10克陈皮5克 茯苓10克 蔓荆子9克 郁金9克菊花6克 夏枯草9克 陈胆星9克 竹茹9克加减:痰郁化热者,加黄芩9克、黄连3克;下腹痛者,加当归9克、白芍10克、炙甘草5克。

    【中成药】

    1.杞菊地黄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阴虚肝旺者。

    2.羚羊角粉 每日2~3次,每次0.3克,吞服。用于肝阳头痛较剧者。

    3.天麻片 每日3次,每次5~6片,吞服。用于脾虚肝旺或肝郁痰滞者。

    4.藿香正气片 每日2次,每次4~5片,吞服。

    【简便方】

    1.明天麻30克、老鸭1只,共煮。当菜肴吃。用于轻度子晕,血压稍高者。

    2.钩藤15克、胡芦瓢30克、白术10克,共煎,分2次服。用于子晕伴浮肿者。如有蛋白尿则加黄芪15克同煎。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发现子晕要测血压,检查尿常规或肾功能,认真治疗,防止向先兆子病发展,可予中药、西药同时治疗。

    2.休息静卧对治疗子晕有重要帮助,避免劳累和精神刺激或过度兴奋或抑郁不乐等情绪变化。

更多中药材
  • 前几天在临床看到一个患者,女性,40岁左右吧,然后她来看的是左上腹啊,左上腹有点疼痛,这种疼痛啊是若有若无的啊,就像抽筋儿,又像岔气一样,那么别的方面呢,她感觉不是很明显,她认为自己有这个慢性胰腺炎,为什么呢,是因为她在一次体检当中,CT提......
  • 首先呢,一个就是唇舌无力,可能临床上很多人都不会注意,怎么知道这个舌头和嘴唇儿没有力量呢?其实在这点上,中医我们常说的懒言少语,不愿多说话,这也是唇舌无力的一个表现。还有一点呢就是。舌头有齿痕,包括嘴唇的干裂,嘴唇的颜色的改变,这些都可以说......
  • 这个患者是一个王女士, 28岁,她的主诉便秘症状有十余年,这个患者是大便呢,平常是三五天一次,最近这患者发现呢,就是她有便意,但到厕所的时候就没有力气排出,爱出汗,气短,大便其实不是很干硬,成条形的,有时候会有黏滞不爽,有胃胀,有腹胀的一些......
  • 这个是临床上消化系统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原因都可以造成糜烂性胃炎,比如说我们的常见的是胆汁反流啊,对我们的胃黏膜造成损害,可以造成这个糜烂性胃炎,具体来说,在胃镜下为什么称为?糜烂为什么有时候称为浅表,简单跟大家说一下,就是浅表吧,他这......
  • 这个患者是一个严女士, 43岁,主诉啊就是这个口臭伴胃脘疼痛有三个月,这个患者三个月前,就自己感觉这个口臭是不可接受的,常常这个贪食辛辣食物,所以说口臭又会加重。伴有这个胃脘的有一个隐痛,还有胀闷不适,平时脾气比较大,容易急躁易怒,还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