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巩膜炎

    巩膜炎多属于胶原性疾病,常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胶原性疾病伴发。根据其部位不同可分为前部巩膜炎和深层巩膜炎,分别属于中医学的“火疳”和“白睛青蓝”。

    未病先防

    1.饮食调养:此法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平素应避免过食辛辣肥甘滋腻之品,热盛毒甚者,更宜忌食腥发之物,否则有助热生火之弊。应多食素淡果品之类,以清利明目。多食清润之品,使大便通畅,有助于导火邪下行。另外,应戒烟忌酒,以免辛热助火。

    2.精神调养:肝开窍于目,怒则伤肝。故宜避免大怒伤肝,以免引起肝火上逆而诱发本病。

    3.对素体肺热壅盛者,如兼咳嗽,气喘,痰涎壅盛,舌尖红,苦黄或黄腻,脉浮数。须及时清解肺热,以防日久侵及白睛。可选用桑白皮15克、连翘15克、地骨皮15克、防风10克、杏仁10克、黄芩10克、牛蒡子10克、葶苈子10克双花21克,水煎服。

    4.对素体阴虚火旺,伴有失眠,盗汗,骨蒸潮热,五心热烦,舌红少苔,脉细数的患者。可选用滋阴泻火之剂,药用生地黄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女贞子15克、菊花15克、地骨皮15克、银柴胡15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日一剂。

    5.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麻风、梅毒和其它部位有病灶感染者,需尽早治疗,以防漫延至巩膜而成该病。

    既病防变

    如果已经患了巩膜炎,必须及早治疗,以免累及角膜基层成为硬化性角膜炎。

    (一)西药治疗

    1.用0.5%醋酸可的松眼药水滴眼,每日4~6次。

    2.对深部巩膜炎,用可的松5~10毫克,庆大霉素0.5毫升,球后注射,每周一次。

    3.对病情较重者,用可的松或强的松龙5~10毫克或地塞米松2.5毫克,结膜下注射,每周一次。

    (二)中医治疗

    1.伴发热恶寒,舌红,苦黄腻,脉数者,证属肺热,可用泻白散加减:葶苈子15克、黄芩10克、地骨皮15克、麻黄6克、桔梗10克、茺蔚子15克、菊花15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丹参18克,水煎服。

    2.属久病伤阴,虚火上炎,证见身体消瘦,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者,选用养阴清肺汤化裁:玄参20克、丹参20克、生地15克、麦门冬15克、海浮石15克、贝母10克、丹皮10克、白芍10克、郁金10克、茺蔚子25克、菊花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三)其它疗法

    1.犀黄散点眼:西月石粉15克、冰片0.5克、麝香0.9克、犀黄1.2克,共研极细末,瓷瓶收装。每次取芝麻粒一半大小的药粉点眼内眦部,然后闭目10分钟。一日三次。

    2.龙脑煎点眼:龙脑0.3克、秦皮45克、防风44克、细辛45克、甘草45克、川黄连45克,捣成细末,以水一大碗,浸药末三天三夜,煎滤去渣,又入蜜120克,煎五、七沸、密封瓷瓶内,每次用吸头吸取2~3点滴眼,一日三次。

    3.新鲜威灵仙,捣烂后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包裹挤汁,合人乳一半,每日点眼2~3次。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
  • 马建国 山东曲阜第二人民医院蒋某,女,51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述其2010年3月以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掌指、足底开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疱,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变成黄绿色脓疱,有痒热感,反复而发9个月。其间曾去几家医院检......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风为百病之长”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
  •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某,男,36岁。2010年5月20日初诊。耳鸣,耳聋2周,伴头晕目糊,口苦咽干,五心烦热,易怒,舌苔黄腻,脉细数。此乃肝肾阴虚,肝胆火盛,热扰清窍所致,治疗宜清少阳郁热,滋阴镇下并用。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