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六味回阳饮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六味回阳饮处方

    人参30~60克 制附子6~9克 干姜(炮)6~9克 炙甘草3克 熟地15~30克 当归身9克(如泄泻或血动者,以冬术易之)

    功能主治

    益气回阳,养血救脱。治阴阳将脱。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武火煎至320毫升,温服。

    如肉振汗多者,加炙黄耆12~15克,或30克,或冬白术9~15克;如泄泻者,加乌梅2枚,或北五味20粒。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活幼心法》卷末:六味回阳饮别名

    回阳饮

    处方

    附子1钱,炮姜1钱,党参3钱,当归3钱,肉桂3钱,炙甘草1钱。

    功能主治

    大补元阳。主小儿气血本虚,痘疮自塌,或误服凉药,呕吐泄泻,将成慢惊者。

    用法用量

    回阳饮(《中国医学大辞典》)。

    摘录《活幼心法》卷末明·《景岳全书》:六味回阳饮组成

    人参五钱(15克)、制附子三钱(9克)、炮姜二钱(6克)、炙甘草一钱(3克)、熟地黄两(30克)、当归身三钱(9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回阳救逆,益气养血。

    主治

    主治气阳暴脱,血虚不足,真心痛,舌淡脉微细。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病症。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六味回阳饮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30例作对照,疗程2周:结果:两组在心绞痛症状、程度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福建中医药》2003年第6期)

    方解

    六味回阳饮是张景岳擅用温补的代表方剂之一,方用四逆汤回阳救逆,佐以人参、当归、熟地黄补益气血。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经前遗尿等证属气阳暴脱、血虚不足的病症。

    方歌

    六味回阳饮地归,人参四逆阴阳回,补气滋阴以固脱,阴阳将脱此方对。

    摘录明·《景岳全书》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壁蟢窠7个(内有子者),老壁蟢2个(以发扎好),白矾7分(熔化)。制法将扎好之壁蟢入熔矾中粘足,灯火炙透,为末。功能主治热症喉痛。用法用量吹喉。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 处方壁钱窠2-7个(其虫似蜘蛛,作白幕如钱于壁上,土人呼为壁茧)。功能主治吐逆不定。用法用量煎汤饮之。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 处方木瓜干1两,茯神(去木)1两,牛膝(酒浸)3分,附子(炮,去皮脐)3分,熟地黄半两,覆盆子半两,甘草1分,生姜3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丑末之岁,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病关节不利,筋脉拘急,身重,萎弱,或温疠盛行,远近咸若,或胸腹......
  • 处方黑牛尾。制法上烧作灰。功能主治间日疟。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 《医心方》卷六引《拯要方》:备急丸处方大黄150克 干姜60克 巴豆90克(去心,熬)芒消90克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主忽然心腹胀满急痛,大小便不通。用法用量先服4丸,如不利下,更加1~2丸。取得四五度利。利如不止,取醋饮之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