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伤科流派“三六九”,顾氏衣钵承少林

    绍兴伤科历代衣钵相传,沿袭惠世者代有其人,可称枝繁叶茂。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六九伤科”和“顾氏伤科”,究其源起则均出自嵩山少林寺。

    “三六九伤科”,世居山阴下方桥里西房,故又称“下方寺里西房伤科”。其历史悠久,享誉绍兴,乡闾间有俚语曰:“清明时节雨潇潇,路上行人跌一跤,借问伤科何有?牧童遥指下方桥。”其实它始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迄今已有800余年,历20余代,支流岐出,代有传人。据《下方寺里西房秘传伤科?序》记载,其鼻祖稽幼域,字霞坡,早年从少林武师徐神翁习武、业医,后康王南渡时,护驾至绍,遂悬壶行医,并收孤儿、贫孩授武术以健身,伟医学以谋生,创“下方寺里西房伤科”,乃额其堂曰“善风草堂”,不久医名大振,著《秘传伤科》以传其衣钵。子稽绍师承其业。直至明、清间,宏达祖师授钵于南洲和尚,再传于张梅亭、王春亭。梅公因家贫,自幼入寺,性敏悟,独得秘传,医名大噪,为方便远道求诊,每逢农历二、五、八,赴肖山,一、四、七在寺中,三、六、九到绍兴城中,分别坐诊,久而“三六九”成为代号而享誉于绍城。梅公传子、授徒,共有六门,其流派繁衍极盛,至今尚有张、吕、傅、单、王及在杭州的另一支,约20余人操业。

    顾氏伤科,始于清初。《道光会稽志》载:“顾士圣,善伤科,调筋接骨,应手捷效。”顾氏伤科已称世家,士圣乃第一人。其原籍上虞,后迁绍兴,早年承袭少林寺武术流派,继则兼收南、北之长,医武相得,法药并进,故深得众望。子子兴、孙传达室贵均承家业。至五世孙风来,弃武攻医,其医理更精,著《顾氏医录》。杏林、杏庄、杏元、杏春四弟兄,乃六世传人。杏庄有二子(仁瑞、仁生)继业,为七世传人。迄今为止,学术传人甚多(因七世医起,开始收授外姓学生),应当属于“八世”医矣。

更多中药材
  • 这个出汗的类型啊,有很多,中医把它分为自汗,盗汗,那还有一部分病人呢?是自汗当中的一种,是以上半身出汗为主,特别是在稍微活动之后啊,或者是吃饭之后啊,或者是喝点水,马上就出现上半身出汗,以头面或者头颈部为主。那这样的病人呢,我们就要认真的分......
  • 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些老人过度的追求这些养生或者是健康,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或者以全素为主,甚至连蛋奶都不吃,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个别老年人甚至因为控制这些饮食造成了营养不良,甚至是严重的贫血,是在临床上都发生过,这就得不偿失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
  • 大家好,大家呢都对三伏贴呢有所了解,它的完整叫法呢,应该叫做伏九贴敷法,就是在三九和三伏进行穴位的贴服,利用药物渗透的原理,刺激穴位来达到振奋阳气,祛病防病的效果。那适合哪些人群呢?伏九贴服呢,适合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
  • 那么中医,通常把这类疾病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胸痹痛,通俗来讲叫心绞痛,或者是闷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那么以绞痛和刺痛为多见。通常诱因都是因为劳累,比如说老年人早晨起来去早市......
  • 首先,就是失眠多梦,为什么会引起失眠多梦呢?是因为肝火扰动心神,中医讲,肝属木,心属火,肝火旺盛的时候,木能生火,就会使心火亢盛,心神就被扰动,就会引起心神不安,从而出现失眠多梦,那同样,肝火也会犯胃,出现脘腹胀痛,肝属木,胃属土,木能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