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一种生命品质

    文/江畑颐 解菁

    中医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品质的选择。特别是一度要被外国人抢走去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中医在现代社会的真正价值就越发不再仅仅是治病救人这么单纯了,文化、非物质、遗产这样的标签或许更加适合中医。中国古代医学的价值,也许超脱出现在这种由“国家医疗体系,江湖郎中,保健品”等组成的商业化价值链,进入一种公益、非商业甚至慈善的价值体系中更能发挥它的价值和保持它纯净的血统。

    随着《人体使用手册》、《求医不如求己》等养生类图书的热销,以及各类养生大讲堂的红火,中医这一特质再度被强化。日前记者采访了《求医不如求己》的作者中里巴人,他对中医的认知,以及他的人生态度更证明了中医其实是一门人文科学,体现的是一种精神。

    身心同治,防患未然

    严格地说,中医所讲求的是养生观念,即一种整体均衡的生活方式。数千年来,中医一直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实践基础;通过其独特的疗法,调和脏腑系统,维持体内环境平衡,从而达到身心愉悦的状态,健康快乐地生活。

    中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形成于大约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黄帝内经》是中医诞生的标志。

    中里巴人认为,《黄帝内经》最精辟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身心同治,防患于未然。而且是让我们从精神层面上养生,精神愉悦了,身体才能健康,活着才会感到幸福。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岁。”中里巴人说,他的人生目的也正是“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恬是安静平和,愉是愉悦喜乐,让自己的心情平静愉悦;自得其乐,以自得为最大的成功。有这样的心态自然会很少有病的产生。

    中里巴人说,在中医里,疾和病是两个概念,疾是外来的侵害,比如流感之类的传染病,或者饮食不洁等外来因素。而病是心理上的原因造成的生理上的不适症状,心理是病根,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百病由心生,而生理上的症状是外延的一个展现。所以疾、病不能混为一谈,把由心而生的病当成是外来侵害造成的疾去治疗,那就永远也治不好。即使一时症状有所缓解,但实际上心结没有解开,病根没去,病症还留在身上,只不过可能会改变方式体现出来。

    生活中我们听到过太多这样的说法:“战胜疾病”、“与疾病作斗争”……如果人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中里巴人说:其实,疾病本身不是一个需要战胜的东西,打个比方,我们说战胜疾病,就等于说我的脸不舒服,于是“啪”打自己一个嘴巴,这是在用我们的右手打我们的左脸,这样对付疾病会越来越重,因为我们在跟自己较劲。疾病不是用体力战胜的,不是刚强可以抵挡的,它是一个绳扣,要我们去解开,它是坚冰要我们去融化。不能像打仗一样去斗争,那只能是自己打自己。

    说到底,中医是一种文化,对中医的兴趣是对一种文化的兴趣。其实,不论是中医、西医,最终人们追求的都是健康快乐地生活。之所以说中医是一种文化,是因为,中医告诉我们如何懂得顺随自然地生活,因为顺应自然,就轻松而省力,逆着自然就费力而无功,这种最古老的理念其实也是最时尚的自然法则。就像荀子所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中医在它的整个理念中是要求一个人在他的生、长、壮、老、死的全过程中,健康愉快地活着。在这个理念中,天人是合一的,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和人体内的气血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自然的和谐。保持了这种和谐,就可以健康快乐。

    中里巴人,原名郑幅中,出生于北京,所著《求医不如求己》系列书籍连续多周位居当当网图书销售排行榜第一名。

    中里巴人家学渊源甚深,其父为八卦掌第四代传人。童年时,他坐在自家门前胡同口的台阶上捧着祖父的药方秘籍,照着草药图,探究上面所写内容;每到父亲早起练习八卦掌时,他也会早早起来,跟在父亲身后,一招一式地练习拳法,正是对八卦掌的练习,才让他了解了身体经络的位置。后又师从太极名家李宝良先生学习太极。

    但祖父的秘籍和父亲只能算是他的启蒙老师,真正教会他实践的是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就是其中的一本,他的那些简单实用的小方法几乎都源于此,所以他说他只是一个转述者。比如“坠足法”就是源于《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缓带披发,大丈重履而步”(意为:宽松腰带,披头散发,穿着沉重的鞋子大步伐地走路),只是他把这句话通俗化并进行了改良。

    中里巴人以其鲜明的“治病不如防病、关注疾病不如关注健康”观点,结合亲身感悟,写成了《求医不如求己》,告诉大家在疾病未发之时如何预防,在所谓亚健康的状态下如何调理。

    “中里巴人”其名,源于春秋战国时的两首古曲《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太雅,一般人不懂,下里巴人又太俗,一般人不接受,于是取了中里巴人。中里巴人一名,寄寓将中医传承于千家万户的理想。

更多中药材
  • 生理性的经常喝喝水量少,大量的出汗,尿液的浓缩,以及某些食物、药物有关系,不需要治疗。病理性的尿泡沫可能因为糖尿病导致尿糖的升高,慢性肾脏疾病导致尿蛋白的增加。另外呢,女性的尿泡沫增加可能和妇科炎症有关系,一些青年男性的尿泡沫大多和前列腺炎......
  • 中医认为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会导致月经前后无定期。通常肾虚、脾虚或者肝郁型体质的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肾气不足导致的肾虚的人经量少、色淡质稀、还常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的症状。在调理时需要补益肾气,养血调经。脾虚的人都是由于脾的运化......
  • 月经量多舌淡,质稀为气虚,常伴有身疲体倦,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等症状。调理上需要补气身体,固冲止血。量多,色深红,质粘稠,多出血热,这类人呢,容易口渴,喜欢喝冷饮,还伴有心烦多梦的症状。调理上可以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如果是量多,色紫暗,质稠有......
  • 首先是脸色发黄,由于体内的气血不足,营养物质供应不够,而代谢废物又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堆积体内,就会出现脸上没有血色,皮肤差,长斑长痘的情况。第二是手脚感觉冰凉。血液是人体热量的一种传播方式,而手脚位于身体最末端,如果气血不足,就会导致气血无法......
  • 更年期的女性大部分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失眠,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么就是整个晚上突然惊醒好几次,心慌、出汗,特别累,是因为肝肾阴虚的人,体内阴阳不衡,肝阳上亢出现的内热,从而导致的虚热内扰,心悸失眠的情况。所以针对这种更年期阴虚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