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预防乳腺癌

    近30年来,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在全球都呈逐年上升态势。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最高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而且呈现生活水平越高发病率越高的趋势。发病年龄也由老年妇女向中青年女性扩展,临床还常见20岁左右的病人,最年轻的患者只有14岁。40~50岁已呈高发病年龄段,目前还有提前的趋势。这一现象可能与我国女性更年期提前有关。处于更年期的女性,体内脂肪代谢易发生紊乱,过量的脂肪会造成雌激素和催乳素合成增多,刺激乳腺组织,进而导致乳腺癌。因此,更年期女性更需要警惕乳腺癌。

    女性乳腺癌高发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母亲、姐妹、女儿等家庭成员中有患乳腺癌的人,其发病几率比其他人高出4倍。

    2、13岁以前即有月经初期或至50岁还未停经的妇女得乳腺癌的机会较多。

    3、独身未婚或婚后没有生育过子女的。

    4、吃油太多,无论是动物脂肪还是植物油脂增加摄入量都会引起游离脂肪酸增加,进而增加体内雌激素分泌,不断地刺激乳腺,使乳腺上皮细胞增生并容易变性、癌变。

    5、生活节奏和情绪因素。生活节奏过快长期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都会导致身体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增加得病几率。

    6、其他因素:旁系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绝经后肥胖;过度饮酒;应用激素替代治疗,受放射线照射;缺乏锻炼。

    三类女人谨防乳腺癌“酷女郎”上乳癌“黑名单”

    乳腺癌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有的女性以吸烟,酗酒为“时髦”;去夜总会歌舞厅,通宵达旦地沉浸在灯红酒绿之中,女子独身,或过了30岁才结婚生育,生了孩子不愿喂奶,怕失去自己的青春风韵,佩带乳罩过紧或过松,失去保护乳房的作用。

    过度求美增加患癌危险

    有人说漂亮的女性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其实,乳癌的发病几率同漂亮与否并没有必然联系,但是乳腺癌的确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雌激素过多是导致乳腺癌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女性为留住美丽容颜,30岁刚过便开始服用雌激素或含雌激素的补品。一些化妆品含有雌激素,用后脸色好,美容效果明显,但其中潜伏着危险。

    都市白领易得乳腺癌

    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紧张,一些白领女性长期受不良情绪刺激,身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肿。

    乳腺癌的发现

    乳腺癌是可以预防的。专家强调,即使未存在上述危险因素,中年妇女也要定时进行检查,因为仍有近50%的乳腺癌患者并不存在明显的危险因素。

    尽管乳腺癌有发病率和隐蔽性均高的特点,但早期乳腺癌也往往具有以下一些表现特征:

    1、首发症状大多为无痛无痒的单发乳腺囊肿、或乳腺纤维瘤、肿块坚硬,多为圆形或扁圆形。

    2、结节较硬,表面结节感强,边界不清移动受限,有胸大肌粘连,少数有针扎疼感。大多为囊性增生或纤维瘤转化。

    3、乳头溢液,流出黄水或血水。

    4、乳房形态变化。包括乳房的轮廓,有无肿起部分,有无皮肤微凹或乳头的回缩。

    警惕乳房的常见疾病

    ·乳腺囊肿:多见于50岁左右的妇女。多在乳房受到暴力冲击后,小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血液被吸收和破坏后形成囊肿。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乳痛症:多在月经前一周发生。表现为乳房胀痛加重,甚至不敢触碰乳头,在月经来潮后逐渐消失,而下一次月经周期重新出现,但检查乳房无明显肿块。本症在经前,经期采用中药治疗效果良好。

    ·乳房脂肪瘤:多发于中年妇女。呈单边生长,生长缓慢,肿块为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边缘清楚柔软,治疗以手术摘除为主。

    ·乳房纤维腺瘤:多见于中年妇女,由乳腺和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而形成,患者多无明显症状。肿块好发于乳房外上部,表面光滑,质地坚硬,边界清楚无压痛,有移动感,癌变机会较少。可在早期进行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乳腺小叶增生: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乳房内出现数个大小不同、圆形、较硬的结节,结节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不与周围皮肤肌肉粘连,可以被推动。患者常自感乳房胀痛,月经前更为明显,经行之后胀痛减轻,并常伴的胸闷不适,嗳气等全身症状。早期发现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

    ·乳腺炎:中医称乳痈。产后妇女多发,尤其是初产妇多见。多由于化脓性细菌从破裂的乳头入侵,加之产妇乳汁阻塞不通,致细菌繁殖迅速,从而引起发病,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及时采用抗生素或中药治疗。

    ·乳腺癌: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中老年妇女多发。肿块生长较快,质地坚硬,边界清楚,表皮呈橘皮样改变,早期疼痛较轻,晚期加重:癌肿块破溃后会形成茶花样溃疡。早期发现应及时进行乳房根治切除手术,并须配合放疗与化疗。

    乳房保健的主要原则

    1、不可强力挤压:乳房受外力挤压后,乳房内部的软组织容易受到挫伤,或使内部引起增生等。再者受外力挤压后容易改变外部形状,使上耸的双乳头出现下垂,下塌现象。

    2、保持正确睡姿:女性睡姿以仰卧为最好尽量不要长期向一个方向侧卧,这样不仅挤压乳房,也容易引起双侧乳房发育不平衡。

更多中药材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
  •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是冠......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王某,女,41岁。2009年9月13日初诊。腹痛泄泻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时带有黏连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胸闷腹胀,嗳气少食。腹部触之,脐上有索条状块物,时有低热。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
  • 沈知行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施仁潮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灵活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其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痛风的经验介绍如下。论发病,重“热血得寒,瘀浊凝涩”元代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就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