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三大“职业病”穴位疗法

    教你咽炎、颈椎病、腰肌劳损的家庭推拿疗法,简单方便。

    一、咽炎

    主要穴位:

    天突穴,位于两锁骨之间的凹陷处。

    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穴。

    三阴交穴,足内踝直上四横指处(自己的手,除拇指外,余四指并拢的横径距离)。

    操作方法:

    1.合喉法。坐或躺着,自己或请家人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置于喉结的左右两侧,固定住喉结,上下快速抖动。

    注意不要捏得太紧,且抖动力量不宜过重,以免造成呛咳,甚至窒息。

    2.右手中指指端点揉天突穴。1~2分钟,力量宜轻柔,不宜过重。

    3.分别点揉两合谷穴。1~3分钟。

    4.分别点揉两三阴交穴。3~5分钟,有酸胀感为度。

    注意事项:

    咽炎应在医生明确诊断之后进行以上治疗。若出现长时间声音嘶哑、消瘦、低热、咽痛,甚至痰中带血,应排除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喉癌、肺结核、肺癌等。

    二、颈椎病

    主要穴位:

    风池穴,相当于后发际角凹陷处,左右各一。

    风府穴,相当于风池穴连线中点处。

    大椎穴,低头时颈部最高椎体下凹陷处。

    肩井穴,相当于肩外侧缘和大椎穴连线中点,左右各一。

    操作方法:

    1.家人左手扶住患者前额以固定头部,用右手拇指指腹按揉患者风府穴。3~5分钟,用力当适当,不可过重。

    2.接上法,术者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指腹分别按揉患者左、右风池穴。3~5分钟,用力以患者能接受为度。

    3.上法完毕,术者再用右手拇指指腹按揉大椎穴。1~3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

    4.后用双手拇指按揉患者两肩井穴。注意:女性患者怀孕时不能按揉其肩井穴,以免造成流、早产。

    5.若伴有头晕、头痛、呕吐等症状,在确诊、排除其他疾病之后。术者可左手固定患者前额部,右手食、中、无名指稍分开,以指尖为着力点,自患者左侧太阳穴经耳尖上,梳椎至同侧风池穴。后接用右手固定,左手施术。左右各操作5~10分钟。

    三、腰肌劳损

    主要穴位:

    腰部痛点(我们称为阿是穴)或疼痛区域。

    承扶穴,臀部肌肉下缘中点处,左右各一。

    委中穴,腘窝中点处。(腘窝:大、小腿后侧交界处圆形凹陷部。)

    涌泉穴,足底部前1/3凹陷处。

    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位,术者用右手掌在其腰部正中脊柱及两侧腰肌处揉推,至局部皮肤温热为度。

    2.在患者腰部痛点处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进行指揉。力度因人而宜,不可过重。

    3.术者两拇指分别指揉两承扶穴。以感觉酸胀为度。

    4.两拇指分别指揉患者两委中穴。以酸胀为宜。

    5.用手掌心擦患者足底,至发热、微烫为度。并指揉两涌泉穴。且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浴足10~15分钟。

    以上方法可单独或综合完成。每晚临睡前可请家人互相进行、礼尚往来。不仅可以缓解疲劳、改善和治疗疾病,而且更可以保健强身。但前提是必须明确诊断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随意操作,以免发生意外及不良后果。

更多中药材
  • 这位患者是一位中年的男性患者,他来找到我的时候,就是因为这种过敏性鼻炎发作了。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每天早晨起来就会打喷嚏,流鼻涕,有的时候是清水样的,有的时候表现这种淡黄色的,这几天症状比较严重了,鼻子虽然通气儿,但是总感觉有一些不通畅的感觉......
  • 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医有一部经典《黄帝内经》,它所谈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人体的五脏六腑有问题,有疾病,它都有可能引发咳嗽的症状,不单单是肺脏的问题才引起咳嗽。那么在临床的工作当中,我跟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有很多患者......
  •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已经83岁高龄了。说起这位患者她真的是我的一位铁杆粉丝,因为在近两三年,她每年都要好几次来找到我进行口服中药来调理身体,现在她状态非常不错,每天都能够生活自理,活动,锻炼都非常的自如。当时这位老者来找到我的时候,表现......
  • 当时她就告诉我说,最近一段时间我只要一活动大劲儿了,我就是有的时候胃疼,疼一阵就过去了,有的时候表现出来牙疼,疼一阵也过去了。通常是前胸有一些疼痛的感觉,闷痛的感觉,上不来气儿,然后一会儿也过去了。这个地方疼的时候,家里就告诉我说,你这有可......
  • 他来找到我的时候,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重度的乏力,整个人特别没有精神头,我躺那儿或者是我坐那一会儿我就能睡着,什么事儿都不想干。再有就是消化系统的症状也是非常的典型,就是胃胀,有的时候会是胃疼,反酸,烧心,打饱嗝,感觉口干口苦,口里边有异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