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可用针灸改变人体节律

    传统中药在国外尚存争议的时候,针灸却作为东学西渐的“急先锋”,被很多欧美发达国家纳入医保范围。然而这门古老而神奇的东方医术究竟和现代医学交融了多少?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著名时间医学专家宋开源研究员在国内首次将现代时间生物医学方法技术引入到传统时间针灸中,他率领的团队研究的“针灸时间效应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及创新性成果也因此获得了200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宋开源带领的“时间生物学实验室”是有趣的“室中室”,这是国内首家规范的时间医学测试室。实验室一共有4间房子,两间是供志愿者居住的人体隔离实验室,两间是装动物的实验室。人体隔离实验室里还有一个小间,一旦关上门就完全屏蔽了外界的光线、声音、震动和温度,成了一个独立的密闭世界。动物实验室里则住着老鼠、兔子等小动物,实验室的魏老师说,这些小动物都住在单独的柜子里,里面有换气孔,还有模仿日照可以自动控制明暗的灯光,以及测试老鼠生活状态的转轮,“它们住的可都是‘标间’啊!”

    针灸的时辰是否适应现代“生物钟”

    针灸的时辰有何讲究?记者首先走访了市内部分中医院。针灸医生告诉记者,现在的针灸治疗基本上还是在白天进行,没有严格的时间区分。古医书上确实有“按时取穴”的说法,但一来推算时辰的方法艰深繁琐,二来病人夜里某个时间来针灸也不现实,所以只要诊断清楚了就可以进行针灸治疗,不过还是上午比较好,因为上午是“阳中之阳”。有些患者在采访中也问道:推算出的时辰是古人千年前总结出的,是否还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作息时间?能否用科学实验优化出这个最佳针刺时间?这正是时间生物实验室研究的课题。

    时辰果然对针灸效果有影响

    蔡定均副教授是2001年加入研究小组的,她向记者举例解释了一些实验的基本步骤,“我们让志愿者呆在一间隔离室里,选择子午卯酉四个时辰进行针刺,连续地检测他的体征值,比如唾液淀粉酶活性等。通过对比各时辰组志愿者针刺前后消化功能的变化,最后得出结论,酉时针刺对正常人消化功能的调整效果最好。”

    针灸的阵痛效应治疗最先走出国门。经过实验,他们发现,如果要对正常人进行镇痛,午时和卯时对疼痛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软组织损伤的家兔,子时和卯时效果最好;而患有关节炎的大鼠来说,子时效果最好。蔡定均表示,由于生物种属及个体差异性,某些动物实验结果还要继续在人体上做进一步研究。

    可以利用针灸来“倒时差”

    每个人从诞生的那天起,直到生命终止,都存在着体力、情绪和智力方面的周期性变化,这就是“人体节律”,比如体温白天高晚上低,每个女性都有月经周期等。人体的节律峰值和谷值可否根据需要提前和推迟呢?通过针灸就可以做到。宋开源在国内首先开展了针灸调整生物昼夜节律研究。时差是令很多人头疼的一个问题,比如去美国,一般要5到7天才能把时差调整过来。他们发现可以用针灸来“倒时差”,只需在上飞机前的特定时辰针刺,到达目的地后身体对时差的恢复性快得多。

    现代社会出现了很多新生疾病,如时差及轮班不适应症、慢性疲劳综合症、抑郁症等,宋开源及其团队研究发现,在特定时辰针刺也可以为治疗现代病提供很好的指导。据悉,“时间生物学实验室”专门针对长期值夜班人群的针灸研究正在进行中,已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更多中药材
  • 第一个呢就是有生理性的原因,就是喝水特别多,一次性喝好多水。还有的时候就是喝酒,喝酒之后吸收特别快,排泄也非常快,这种也是正常的。还有那时候天特别冷的时候,天冷之后受这个冷空气刺激排尿会比较多。那么这些都是由正常的一些反应,不要担心过度。但......
  • 大家好。过敏性鼻炎是常发的这么一个疾病啊,尤其现在开始入秋,天气转凉之后就容易犯了。那么这个原因在于哪儿呢?就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外界风寒所造成的。给大家分享一个医案,这是一位刘先生,四十六岁,他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每到十月底十一月份的时候......
  • 这个病例呢是一个女性患者,李女士,三十七岁,就是由于这孩子不太听话,然后教育孩子等等过于生气了,上肝火了。这个林女士生气之后,就发了一顿子火之后,这个肝火就一下上来了。上来什么表现呢?头胀痛啊,头胀头疼,尤其是太阳穴这两侧特别疼,然后呢目赤......
  • 第一,怕凉。过于辛凉的东西会损伤脾胃,一个是吃凉的东西,脾胃虚,还有一个风邪直中胃脘,这个风直接吹到胃里边儿啊,也怕这种凉,凉了之后这种胃受到刺激之后会觉得脾胃胀啊凉啊这种不舒不适的这个表现。第二,怕过激过饱。就是饿一下,然后呢又一下食物又......
  • 第一个久坐,久坐伤肾,就是天天坐在那儿,那么这个人最后的表现反映就是腰酸,腰疼,坐时间太长都把自己腰坐脱了,就是腰为肾之府,那么久坐一定会伤肾,所以说我们有一些工作,比如说就开车,那个司机本身就是长时间在那坐着,还有一些伏案工作的一些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