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春季生发宜降火

    李尤佳 河南省中医院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多风干燥的季节。这个季节最容易“上火”,这是为什么呢?河南省中医院消化科牛学恩教授谈到,中医认为,春主肝,肝主生发,生发过了会化火,而生发不出,郁在体内也会化火;再加上春天风沙大,气候干燥,人体内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伤及肝阴也容易导致生理机能失调而上火。

    上火的症状包括口干、口苦、头晕、咽痛、口舌生疮、眼红、急躁易怒等。那么,怎样才能对抗上火呢?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就是希望人们要充分利用春季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泄,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在此,牛学恩给大家支了几招:

    春季衣着“下厚上薄”

    平时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恬静的好心态。《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就是说春季应早睡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以汲取大自然的活力,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才能精力充沛。但是,最近天气乍暖还寒,因此,居住在北方的人们不宜马上脱去棉衣,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

    药粥药茶 理气养肝

    春季阳气初生,宜食用辛甘发散的食物,如葱、姜、蒜、大枣、山药、红薯、蜂蜜等,以驱散阴寒,顺应春季阳气之升发。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春笋、菠菜、黄豆芽、绿豆芽、香菜、柑橘、苹果、香蕉等,以补充由于冬季新鲜蔬菜缺少,摄入维生素不足的缺憾。同时要增加蛋、鸡肉、鱼、瘦肉、虾之类优质蛋白的摄入,以提供日渐活跃的人体需要,来增强抵抗力。不要过多吃酸味食物,因为过食酸味易导致肝气郁结。

    可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丹参等。药膳类可选用枸杞大枣粥、山药粥、荠菜粥、猪肝绿豆粥等。正值春天,常饮这些粥可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使人容光焕发。对于体虚乏力、气短懒言者,可用党参、黄芪各20克,鸡肉250克,红枣5枚,生姜3片,加水炖熟,加食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肉,经常服用,体质会逐渐得到改善。

    牛学恩向我们推荐了几款药茶,可以不时饮用:

    枸杞茶:枸杞性平温,可补益肝肾。

    菊花茶:怀菊花、杭菊花皆可,菊花可清肝降火。

    茉莉花茶:可“去寒邪、助理郁”,达到安定情绪、振奋精神的作用,还能清热解暑、健脾安神、化湿、和胃止腹痛并改善痛经症状。

    决明子茶:春季时肝生发易上亢,也就是血压容易升高,决明子可平肝阳、清热通便,一些血压不稳的人,春季可以适当喝一些。

    如果出现了咽喉发干、疼痛不适,此类春季人们最常出现的上火症状之一,可饮一款药茶:用菊花、金银花各10克,生甘草、胖大海各6克泡水喝。有疏散风热、清咽利喉之效,主要用于春季常见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所致的咽痛音哑、口燥干咳等症。

    按摩太冲 调理保健

    可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进行春季调理。太冲穴位于足背部,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之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肝经上的重要穴道,生气时肝火旺按压太冲穴,可以疏解人的情绪。太冲穴在足部的反射区为胸部,按压同样可疏解心胸的不适感。另外,足浴加按摩太冲穴可治感冒,具体方法是:先用温水浸泡双脚10~15分钟,而后用大拇指自涌泉穴向脚后跟再向内踝下方推按,连续推按5分钟,然后,再用大拇指按摩太冲穴由下向上推按,双脚都按摩,每侧按摩5分钟。按摩后,会感到咽痛减轻,其他症状也会随之减轻。

更多中药材
  • 今天跟大家说一说,那么从中医角度来说,主要就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我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么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呢天生可能就是虚弱一些,有些人是因为后天因素,包括房劳过度啊,或者是工作上过于劳累啊,操心......
  • 那么中医来说呢,气和血是人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看一个人呢,有没有精气神啊,主要是看这个气血是否充足,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气血不足啊,就会导致许多疾病,就会产生许多临床不适的表现,那么我们一般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这个补气血的枸杞啊,大枣啊。......
  •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出自于《景岳全书》的左归丸和右归丸的异同。那么首先我们来看左归丸这首方子主要解决的是真阴亏虚之证,那这首方子是张景岳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化裁而来的,那么因为此时的患者是一个真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只是解决了肾阴不足之......
  • 那么健忘与生性迟钝,天资不足还是有不同的。历代医家认为健忘与心,脾,肾三脏密切相关,那么形成健忘的病机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块儿分享一下健忘常见的几种病机。首先就是我们这儿说的心脾不足了。心脾不足我们常见的就是失眠,健忘,心悸,怔仲,......
  • 首先是肺,我们都知道肺有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如果肺的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降低,就会导致水液代谢功能失常,出现水肿的临床表现,第二个就是我们说的脾,脾有运化水液功能,如果脾的运化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停于肠中,就会出现腹泻,在这种情况,水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