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一绝:隔姜灸疗

    祖国医学有一种历史悠久的隔姜灸疗法,它是在艾柱与皮肤之间隔一片生姜,而后点燃艾柱进行艾灸治病的方法。此种方法既有独特的疗效,又简单易学,且舒适无痛苦。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疾病的隔姜灸疗法,供参考应用:

    尿频:令患者仰卧,腹部放松。取鲜生姜切为2mm厚的薄片,以三棱针或针灸针在姜片上刺几个小孔。把姜片置于中极穴(肚脐下4寸)、关元穴(肚脐下3寸)、气海穴,既可三穴同时施灸,也可分别施灸。将艾绒捏成花生大小的圆锥形艾柱,放在姜片上并从顶端点燃,此为1壮。每穴灸3~5壮,每日1次,7天为1疗程,一般1疗程即可见效。

    便秘:取神阙穴(脐中),把普通食盐置于其中,后在食盐上放置直径约为3~5mm的姜片,厚约3~4mm,上置艾柱施灸,连续灸20分钟,至皮肤发红为止。每日或隔日1次。

    胃病(尤其是虚寒性胃痛):取中脘(脐上4寸处)、内关(手腕内侧正中上3寸处)、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处)。把生姜切成1mm厚的薄片置于以上各穴,取捏成宝塔糖样大小艾柱,置于姜片上施灸。每穴1柱,大约灸45分钟,1日2次。

    气管炎:白芥子3g、半夏3g、公丁香0.5g、麻黄5g、细辛2g、麝香0.2g。上药共研为细末,取适量填满脐中,把1片厚约3mm的姜片盖在药末上,上置大艾柱施灸。每穴灸1次,10次为1疗程。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薛仕妹

更多中药材
  • 很多朋友睡前泡脚的习惯,在中医体系中,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白天阳气较盛以满足人体的正常活动,而夜晚亢奋了一天的阳气要慢慢地潜到阴分里,这样才可以好好休息。所以在晚上泡脚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不仅可以加快脚部的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的新陈......
  • 烧心很多人都经历过,吃多了油腻辛辣,比如火锅或者撸串会觉得心口中火辣辣的烧。那么问题来了,烧心烧的真的是心吗?其实并不是,烧心烧的并不是心脏,也不是胃,而是心脏后面的食管被胃酸烧了。胃本身就是产生胃酸的器官,有保护粘膜,可以耐受胃酸,但食管......
  • 耳屎医学上叫耵聍,耵聍分为干耳屎和湿耳屎。在空气中干燥后,橙黄色薄片状称为干耳屎。有的耵聍状如粘稠的油脂,称为湿耳屎,俗称油耳。干和湿并无好坏之分,均为生理现象,如果你是油耳可能是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一、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有一个人有油耳,......
  • 一、你用的是热水还是凉水?有人习惯在滚烫的热水中投入几粒枸杞,殊不知滚烫的热水会把枸杞的营养成分破坏掉。也有人习惯用凉水泡枸杞,不过凉水泡枸杞是没有效果的。泡枸杞的最佳温度应控制在65度至80度之间,冲泡的时间应达到30分钟。二、完了枸杞该......
  • 有一种说法,女性在例假期间不能吃芒果,因为芒果有一定的止泻作用。这种说法是真的吗?众所周知,女性例假是由于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现象儿,芒果中并不含有影响子宫内膜的成分,所以不会对例假有明显影响。对于经期女性可以适当食用芒果,但要注意芒果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