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郭沫若与桑枝酒

    1959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以致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于是有人向郭老推荐了中国中医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著名医学家郑卓人老先生医治。郭老知道郑老医术高超,并著有《灵枢经白话解》等著作,便欣然同意了。

    郑老如约来到郭家,详细给郭老诊治后,知道郭老公务匆忙,无暇煎服中药,便对郭老说:“我从民间搜集到了一个验方,名桑枝酒,经20多年临床验证,医治半身不遂疗效颇佳,可否一试?”郭老听后,便请郑老处方,郑老便将桑枝酒的配伍、制法、服法告知了郭老:

    炒桑枝100g,当归、菊花、五加皮各60g,苍术、地龙、夜交藤各30g,川牛膝25g,丝瓜络15g,木瓜12g,木通、炮附片各10g。配黄酒5kg,密封浸泡10天后,将药渣取出,焙干研为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3g,每次3粒,每日3次,用桑枝酒15~20ml送服。两个月为1个疗程,以微微呈醉为度,上半身瘫痪饭后服,下半身瘫痪饭前服。郭老按处方配好了桑枝酒,服用3个月之后,果然肢体活动自如了。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胡献国

更多中药材
  • 姜,也被称为生姜,姜,有独特的辛辣香味,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它可以使各种菜肴美味可口,味道香。吃几片姜或放一点姜,可以改善食欲,增加食欲,所以俗话说:米饭不香,吃姜。姜的辛辣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和姜酚。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
  •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
  • 枸杞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补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到治疗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过黄过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观鲜红,但对人体有害,购买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注意......
  • 山药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虚劳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疗脾胃不足和肾气不足。但有湿热实邪者(如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黄腻等)不宜多服;山药有收涩作用,大便干结者不宜食用;山药淀粉酶不耐高热,不宜长时间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药和甘遂,也不要和......
  •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虽然降压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于高血压患者,试着按摩穴位来帮助降压。以下是三个降压效果好的穴位。百会穴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可以调节微血管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