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胸背痛

    穴位:内关、曲泽、委中、承山、阿是穴等

    操作步骤:

    风湿性者,以舒经活血为主,胸痛,取内关、曲泽穴,头两次用泻法,症状减轻后用补法。背部痛补委中、泻承山穴,用上病下取穴法,一补一泻,以达到舒经活血作用,并配合阿是穴。每穴平揉、压放各100次。

    肺病引起的,补太渊、泻偏历,补中府等穴,调理肺病之本,另加阿是穴以治标;胃病引起的,补足三里、泻中脘,补天枢等穴,调理胃病之本,另外局部穴以治标。必要时,可加经络循按法。撞碰性的疼痛,除照风湿性远道取穴外,并应在局部上下左右分推。

    点穴次序:由上而下进行点穴。

    治疗效果:治疗二至四次,即可见轻,一般十次左右可治愈。

更多中药材
  • 需要煎熬的中药都建议尽可能在熬之前先泡10到2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中药材因骤然受热,使其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细胞壁变硬,从而不利于水分渗入和有效成分析出,造成药效降低。......
  • 很多学中医的可能知道中医有个病名叫虚劳,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专门有个血痹虚劳病,喜欢中医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虚劳就是身体很虚,常年的虚亏,五脏都虚,叫虚劳。这个劳不是指的劳动,不是指的累,而是指的身体很弱的情况下,中医叫虚劳病。那这个“怯”呢......
  • 第一怕,怕你不运动,缺乏运动几乎是现代社会打工人的一种常态问题,那么脾虚为什么要运动呢?因为我们脾在中医上来说,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时很少活动,那么我们的脾胃又怎么可能强壮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运动。第二怕,怕你太压......
  •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阴虚简单的说就是火旺,虚火旺盛,有了虚火会有什么表现呢?最常见的就是口干口渴,平时总是爱喝水,然后就会出现潮热,盗汗,有的病人严重的时候啊,一觉醒来,汗水把整个的头发全部都打湿了。还有就是五心烦热,这里的五心指的是......
  • 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中医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望面色,望形体,望舌苔,望舌质,舌下络脉可以帮助中医对患者进行辨证,我们说舌为心之苗窍,这就说明通过舌相可以看出心脏的一些病态反应,特别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这样一个苗头。通常来说,正......